分享

紫砂壶泡出怪味?90%的人都忽略了这几个养护雷区!

 培训班背包 2025-04-30

当你满心期待地用紫砂壶泡出一壶茶,入口的时候,却发现茶汤里带着刺鼻的土腥味、霉味,或是寡淡无味,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养护不当,会直接影响了紫砂壶里茶汤的风味。但90%的人都在养壶的过程中,踩到这些“雷区”,导致紫砂壶根本无法提升茶的香味,反而破坏了品饮的体验!

Image

▲养好的紫砂壶温润如玉,让人爱不释手

一、开壶不当:怪味的源头

许多人拿到新壶后,简单地冲洗几遍,就直接开始使用,这是导致土腥味的关键原因。

紫砂壶由天然的紫砂泥烧制而成,开窑后会残留细微的窑火味与土腥味。如果没有经过专业的开壶处理,这些异味会通过壶体的双气孔结构渗入到茶汤里边。

常见误区:用洗洁精、钢丝球等粗暴的清洗新壶。化学清洁剂的残留会被壶体吸附,后续泡茶时释放出刺鼻气味;而钢丝球会刮伤壶体表面,破坏气孔的结构,这样就会加剧壶体异味的残留。

正确做法:

1.首先用清水将壶的内外仔细清洗。去除壶在制作、运输过程中沾染的粉尘,以及壶身残留的白色石英砂。

2.用毛刷蘸取温水,刷洗壶的内外,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再用温水彻底冲淋干净 ,进一步清洁壶体。

3.用温热水持续冲淋壶身,让紫砂壶全方位被温水包裹。壶体的气孔会受热逐渐扩张,产生微妙的“呼吸效应”。

4.经过温热水两到三遍的冲淋后,用滚烫的开水注入壶内,并让开水在壶中静置浸泡5分钟左右。期间,持续用开水沿壶身外壁冲淋。

5.紫砂壶讲究“一壶侍一茶”,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一款茶叶放入壶中进行闷泡。多次重复闷泡过程,让壶充分吸收茶叶的香气,开壶大功告成!

Image

二、清洁偷懒:霉菌的温床

紫砂壶的双气孔结构是把“双刃剑”,既能吸附茶香,也会留存茶渣和湿气。

使用后,不及时去清理,残留的茶汤会在壶内发酵变质,滋生大量的霉菌。尤其是南方梅雨季,24小时内未晾干的壶体,内部就可能长出细密的霉斑。

小张习惯晚上泡茶,次日早晨,才去清洗紫砂壶。连续一周后,再泡茶时,茶汤出现了明显的腐臭味——这正是霉菌大量繁殖的后果。

养护要点:每次使用后,立即倒出茶渣,用热水冲洗壶内外,并用柔软的茶巾擦干壶身(倒扣阴干,也是不错的方法)。壶盖与壶身要分开放置,确保气孔彻底干燥,避免密闭滋生细菌。

Image

三、错误存放:异味的陷阱

紫砂壶对存放的环境都是非常的敏感,许多人将紫砂壶随意塞进柜子、抽屉,殊不知这些行为正在让壶“生病”。潮湿的环境会导致壶体发霉,而与樟脑丸、香料等异味物品同放,则会让紫砂壶吸附刺激性气味。

有一姐妹将紫砂壶与中药材存放在同一抽屉(健忘的表现,大家要顺手放好),三个月后使用时,茶汤竟带着浓重的药味。这是因为紫砂的吸附性将药材气味完全吸收,这个时候就不好清除壶体的药味。

存放指南:选择干燥、通风的位置,如专门的博古架或茶柜。要是需要收纳,可以使用透气性好些的棉布袋,一定不要用塑料袋密封。避免与任何异味物品接触,确保紫砂壶“呼吸”纯净的空气。

Image

四、茶山误区:健康的隐患

不少壶友将紫砂壶表面厚厚的茶山(茶垢堆积层)视为养壶成果,甚至认为“茶山越厚,茶香越浓”。

但事实恰恰相反——茶山本质是没有及时清理的茶渣,其中,包含大量细菌、重金属和亚硝酸盐。长期饮用附着茶山的紫砂壶泡出的茶,就跟“服毒”一样(大家小心为妙)。

科学解析:茶山会堵塞壶体的气孔,更会破坏紫砂壶“透气不透水”的特性,导致茶汤闷泡过度了,失去鲜爽的口感。同时,陈旧茶垢吸附的变质气味,会让新泡的茶汤也变得酸涩寡淡。

正确养壶:拒绝茶山,坚持“一茶一洗”。每次使用后,用软毛刷配合热水轻柔刷洗壶体,通过茶汤自然的滋养形成温润包浆,并不是依靠污垢来堆积的。

Image

紫砂壶的养护并非玄学,每一个细节都与茶汤风味息息相关。避开这些养护雷区,不仅能让紫砂壶焕发温润光泽,更能让每一杯茶都还原最纯粹的茶香。大家一起来看看咱们的养壶习惯,别让错误的方式辜负了好壶与好茶!

----------------------------------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
主页右上角设置加星标
不会漏掉任何一篇文章
支持请右上点【···】分享!
看完请在右下角Image点个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