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结合孟德尔随机化(MR)+NHANES数据库+自有数据+预测模型+中介分析,其中NHANES+自有数据用于验证MR结果。如此面面俱到的文章,不学习一下实在有些可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患者视力受损甚至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全球约三分之一的患者深受其困扰。尽管现有治疗方法不断进步,仍有近40%的患者疗效不佳。面对这一挑战,研究者开始将目光投向更早期的干预——能否通过血液中的生物标志物和日常饮食,在疾病恶化前捕捉风险信号?2025年3月31日,天津医科大学学者用NHANES数据库,在期刊《Diabetes & Metabolism Journal》(医学二区,IF=6.8)发表题为:“The Causal Relationship and Association between Biomarkers, Dietary Intake, and Diabetic Retinopathy: Insights from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and Cross-Sectional Study”的研究论文。在该项研究中,研究团队通过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生物标志物和饮食因素与DR及其三种亚型[非增殖性DR(NPDR)、严重非增殖性DR(SNPDR)、增殖性DR(PDR)]的因果关联,并用NHANES数据库和我国天津眼科医院的横断面数据进行验证。 本公号回复“ 原文”即可获得文献PDF等资料。想用NHANES发文,看看这个可一键提取和分析数据的NHANES Online平台!如感兴趣请联系郑老师团队,微信号:aq566665 本研究分为两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通过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35种生物标志物和226种饮食因素与DR及其亚型的因果关联。数据来自UK Biobank和FinnGen数据库(GWAS数据); 第二阶段:使用横断面数据对结果进行验证。数据来源于美国NHANES数据库(2005-2008年,5,425例≥40岁的糖尿病患者)和中国天津队列(2018-2024年,2,161例DR患者和对照),涵盖多民族、多中心样本以增强结果普适性。

图1 研究设计流程 MR分析结果显示,共有8种生物标志物与DR及其亚型存在显著的因果关联。其中:
- 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GLU)、谷丙转氨酶 (ALT)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IGF1)与DR风险呈正因果关联,表明DR风险可能增加;
- 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 A (ApoA)、ALT/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 比值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SHBG)则对DR风险具有保护作用。

图2 生物标志物与DR及其亚型的关联 同时,NHANES数据库和天津队列的横断面数据的结果,均支持上述的因果关联。 模型3:调整年龄、性别、种族、体重指数、教育程度和所有其他协变量。此外,研究团队还根据天津队列的数据开发了列线图用于预测DR风险,结果显示该模型的预测性能良好。图3 列线图的开发流程及结果接着,研究团队探究了226种饮食因素与DR及其亚型之间的因果关联,结果显示,饮食中奶酪摄入能够显著降低DR风险,而酒精摄入则增加风险。 中介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某些饮食可以通过作用于 HDL-C、ApoA 和 HbA1c 等生物标志物来影响DR的进展,这表明在DR患者的护理中应强调饮食管理。综上,研究结果证实了HbA1c、HDL-C等生物标志物与DR的因果关联,并且支持将HDL-C、HbA1c作为DR预测标志物,并强调个性化饮食干预的潜力,为临床预防和管理DR提供了新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