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磁湖夜话]杨静的随笔《以前和现在》

 黄石新东西 2025-05-02 发布于湖北



以前和现在

杨静

以前,没有电梯房,一般是平房,好一点是楼梯房。现在,基本上是电梯房,还有人住别墅。但据说,最好的房子是有电梯的小高层、大平层。

以前,入户门是木头做的,很厚很扎实,锁倒一般。现在,入户门是金属的防盗门,有的安装的是指纹锁。

以前,人们没有什么玄关的概念,进门也没有鞋柜和搁手头东西的地方。现在,玄关设计也很多讲究,我一个人的鞋子就可以塞满一间鞋柜。

以前,客厅很小,沙发茶几电视柜都很小。现在,客厅追求大,沙发茶几电视柜也都要大,还分什么中式、欧式、美式,繁复的、简约的,各式各样。

以前,没有电视机,后来有了,但是黑白的,然后是彩色的,但是很笨重。现在,电视机越来越薄、越来越大了。

以前,厨房很小,两个人在里面就嫌挤,洗菜槽就是用水泥砌一个池子,贴上不齐整的瓷砖,洗菜淘米和早上刷牙洗脸都用这个池子,现在,厨房也追求大,最好中间还能放上一个叫岛的台子,洗菜槽买的成品。

以前,米里很多砂子和谷壳,要很认真地淘,以前也没有电饭煲,有条件的用单位锅炉房把生米煮成熟饭,以前,用的是煤球炉子,后来用上了液化石油气。现在,米比以前好淘多了,电饭煲煮饭也很快,炒菜用的是天然气。

以前,厨房里没有冰箱,人们经常吃的剩菜是如何存放的,不得而知。以前,父母从单位里弄回大冰块,放入刚刚煮好的绿豆汤里,让我们可以喝上冰镇绿豆汤。后来,有冰箱了,我第一次尝试自制橘子味的饮料冰块,感觉好吃极了。现在,流行用对开门的大冰箱,但我不再敢吃冰棒雪糕冰淇淋了,人特别是女人,不能吃冷的。

以前,厨房里没什么电器,现在,微波炉、电磁炉、打粉机、破壁机、电压力锅、空气炸锅,新玩意层出不穷。以前,用排风扇,经常油烟被户外的风倒灌回来,现在,用抽油烟机,或集成灶,油烟往烟道里送。

以前,厕所也很小,没有干湿分区的概念,没有专门的刷牙洗脸池子,到厨房用洗菜池洗刷。以前,没有马桶,用的是蹲便器,现在还有人不习惯用马桶,我觉得自己家里可以用马桶,而且是智能马桶。

以前,家里没有热水器,大家都到澡堂洗澡,或者,自己烧点水兑着洗,后来,有了接坛子气的燃气热水器,或者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现在,用的是烧天然气的热水器。

以前,没有洗衣机,后来有了,是双缸的,就是洗涤和甩干分两个缸,现在就是一个缸,有波轮的,有滚筒的。

以前,卧室里的衣柜不是一整面墙的,是独立的几个柜子,柜门是往外开的,高柜的柜门上还镶着镜子,矮柜的一排抽屉可以放完我一年四季的衣服。现在,衣柜都是推拉门的,两面墙的衣柜也不够我放。

以前,没有书房的概念,卧室就是书房,很多家庭卧室都不够。以前,书房只有书,没有电脑,后来有了,但是很大很笨重。现在,电脑主机都很轻了,屏幕又薄又大,还有一体机,或者笔记本电脑。

以前,家里没有座机,九十年代花几千块装一部,以前,根本买不起大哥大,现在,几乎人手一部手机,以前,手机做得各式各样,现在,手机外观都差不多,大屏、轻薄。以前,我们听广播、听磁带,用光学相机照相,现在,这些用一部手机就可以搞定。

以前,家里的窗户都是向外开的,然后用风钩拴住。现在,窗户一般是推拉的,还要配上纱窗。以前,晾衣服都是用长长的竹竿,往阳台外架的U形钢管伸架过去。现在,阳台天花板上就是可以升降的晾衣架。

以前,大人们一般是骑自行车上班,现在,是开车上班。

以前,一家生五六个也能养活,后来,只能生一个,再后来,可以生两个甚至三个,但很多人不愿意生了。

以前,教室里的黑板就是黑板,现在,有了白板,还有的一半是显示屏。

以前,取钱、存钱要到银行的柜台,后来是在自助柜员机上。现在,一般都不去银行了,钱也不用取了,只要手机扫码就可以付钱。

以前,购物必须上街,四处逛、货比三家。以前,商场里的东西都是放在玻璃柜台里,只能看、碰不到,叫年轻的女售货员拿出来看一下,人家甩脸子、白眼直翻。现在,足不出户,就可以用手机买回几乎一切你想买的东西,网上的女销售亲热地喊:“亲,在的!”

以前,寄东西必须要到邮局,邮局的人脸色也很难看。现在,顺丰、三通一达,快递服务平台好几家,人家都不找邮局。小区的菜鸟驿站就可以帮你寄走东西,或者,叫人上门办理。

以前,国营理发店的理发员基本上都是女性。现在,发廊里洗头的、理发的、烫头的,几乎全是小伙子。

以前,下馆子也必须出门。现在,还是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让别人把饭菜、果切、药品几乎所有商品送到家。

以前,很多食物买不到,甚至都没有听说过。现在,只要有钱,只要舍得,超市里可以买到各种你想吃的海鲜、水果。

以前,去远方是坐绿皮火车,硬座,或者上中下三层硬卧,现在,坐高铁,几个小时就可以到很远的地方。

以前,机场离我们很远,也没坐过飞机。现在,飞机天天从我们头顶上飞过,也坐过好几次飞机了,还出过国。

太多太多以前和现在不一样的了,我都不想写了,如果大家想写,请继续......

杨静:教师,爱好写点文字、记录生活。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法律顾问:刘太平  向其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