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献快递】放射外科治疗前庭神经鞘瘤后的新发面肌痉挛与治疗失效相关

 ICON伽玛刀 2025-05-02 发布于上海

Neurooncology Advances》杂志 2025 1月 29日在线发表德国University Hospital Tubingen, Eberhard Karls University, 的Sophie Shih-Yüng Wang  , Albertus van Eck  , Georgios Naros , 等撰写的《放射外科治疗前庭神经鞘瘤后的新发面肌痉挛与治疗失效相关。New-onset facial spasm is associated with treatment failure after radiosurgery in vestibular schwannoma》(doi: 10.1093/noajnl/vdaf021.)。

要点

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后新发面部痉挛(NOFS)的发生率为5%。

复发性前庭神经鞘瘤(VS)的NOFS发生率明显高于20%。

新发面肌痉挛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后长期的治疗失效有关。

背景:

新发面部痉挛(NOFS)已被报道为放射外科治疗前庭神经鞘瘤(VS)时的治疗后副作用,并与治疗后假性进展有关。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SRS治疗后发生NOFS的危险因素,并研究NOFS作为VS的放射影像学肿瘤反应的临床参数。

由于前庭神经鞘瘤(VS)是一种通常有良性生长行为的颅内肿瘤,在讨论VS的治疗选择(放射外科(SRS)还是显微手术)时,功能结局和生活质量是肿瘤控制之外的重要方面。据报道,新发面部痉挛(NOFS)是治疗后的一个相关副作用,发生率为5%。有报道称,半侧面部痉挛的负荷(the burden of facial hemispasm)——无论是否与VS相关——在患者的日常生活中可能非常高。然而,在VS护理中面部功能的保存主要是在运动功能(例如House-Brackman (HB))中测量和研究的,而NOFS在分析中较常被忽视。

据报道,与大体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相比,SRS治疗后VS的放射影像学肿瘤复发/进展发生率较高。虽然术后磁共振成像(MRI)可以很容易地量化VS治疗后的肿瘤反应,但我们缺乏预测SRS治疗后肿瘤阳性或阴性反应的临床或影像学参数。Nagano等认为,当肿瘤对伽玛刀放射外科(GKS)的影像学反应是短暂的体积扩张(也称为假性进展)时,面肌痉挛的发生率是神经恶化的临床体征。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1)确定GKS治疗后发生NOFS的危险因素,(2)表征NOFS的病程和恢复情况,(3)研究NOFS作为GKS治疗后VS放射影像学肿瘤反应的临床参数。

方法:

该研究纳入了2004年至2020年期间的所有连续患者)(N = 1998),这些患者接受了前瞻性登记确定的SRS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和肿瘤的特征(如性别、年龄、肿瘤的扩展和大小、管内扩展)。使用R Studio进行统计检验。

研究设计和患者队列

这是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报告遵循加强流行病学观察性研究报告(STROBE)指南。通过前瞻性的登记来确定患者。然后回顾性地收集数据。SRS治疗队列中的所有VS患者均接受伽玛刀放射外科(Leksell Gamma Knife Perfexion -  瑞典Stockholm的ELEKTA AB公司生产),处方剂量为12-13 Gy ,按65%等剂量线。当地伦理委员会批准了这一分析,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中关于涉及人类受试者的研究的伦理标准。

数据收集

肿瘤大小按Koos分级。无复发生存期(RFS)通过增强磁共振成像进行放射影像学评估。在每个随访(FU)时间点采用逐片人工轮廓法进行肿瘤体积测量。肿瘤进展的标准是钆剂增强MRI(放射影像学肿瘤控制)的进展性生长。GKS治疗VS 后假性进展现象包括治疗后2年内肿瘤体积增大的患者,随访肿瘤体积减小小于初始肿瘤体积为肿瘤体积稳定。肿瘤向内听道扩展的分类参照Ohata等在磁共振增强成像上的分类。

统计分析

R Studio (Version 1.2)中使用描述性统计进行统计分析。为了比较两组的非数值参数,采用卡方检验。数值参数采用Welch双样本t检验。RFS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并使用log-rank检验比较病例和对照组。RFS的FU长度从放射外科干预日期到复发日期或最后一次临床就诊日期计算。显著性定义为双侧1型误差的概率< 5% (P < 0.05)。如无特别说明,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D)表示。

结果:

NOFS总发生率为5%。总的来说,62%为永久性NOFS,而39%在干预后4至34个月间自发恢复。NOFS的发生率与肿瘤体积无关,然而,先前的SRS治疗使NOFS的发生率增加到20%。Kaplan-Meier分析显示,在初始主要性SRS治疗中,与非NOFS患者相比,面部痉挛与较高的复发率相关(P < 0.001)。肿瘤控制随肿瘤大小的增加而降低。短暂性NOFS组的假性进展率为39%,高于永久性NOFS组的18% (P = 0.032)。

讨论

SRS治疗VS的长期治疗失效率总体为11%,但随着肿瘤大小的增大而显著增加。NOFS是一种与SRS治疗相关的副作用,总发生率为5%。再次SRS治疗发生NOFS的风险为20%,而初始SRS治疗的4%。65%的NOFS是永久性的,而35%是暂时性的。NOFS的发生率与肿瘤进展的总体发生率显著相关,Kaplan-Meier分析也反映了这一点。暂时性NOFS与治疗后暂时性肿瘤体积增大(假性进展)相关。

最常见的是,面部功能测量运动功能,因此HB。在过去,当报道治疗后的功能和面部结果时,面部痉挛更容易被忽视。在2023年的一项SRS与显微手术的大型对比研究中,Tatagiba等认为,面肌痉挛不仅是与SRS相关的副作用,而且是SRS特有的副作用,在手术治疗的VS患者中发生率为0%。其他研究报告了VS手术后NOFS的风险。然而,Tatagiba等与其他报道手术相关NOFS的研究的区别在于手术入路:Tatagiba等仅使用乙状窦后入路进行手术切除,而报道与手术相关NOFS的研究采用经迷路入路进行手术切除。因此,与中颅窝入路相比,乙状窦后入路可以保护术后NOFS,这可能是因为通过后窝入路肿瘤减压后的后期显像能够更好地保护面神经。

在目前的文献中,干预后初始SRS治疗的NOFS报告在1%至13%之间。与我们的研究一致,再次SRS治疗的NOFS发生率显著较高。然而,大多的NOFS不是主要结局,这些研究中也没有详细描述NOFS的标准。在区分NOFS和面部肌束颤动(facial fasciculation)(一种较轻的形式,常发生在恢复的面瘫中)时,这一点尤其重要。NOFS在研究设计中缺乏重要性,这可能解释了文献综述中表3所示的大范围报道的发病率。干预后电生理检查(肌电图)可以改善未来的研究及其在研究NOFS时的意义。

3。关于新发面部痉挛(NOFS)发生率的文献综述。

虽然过去没有深入研究,但肿瘤体积扩大-短暂性(假性进展)或永久性(肿瘤进展)在过去与NOFS阳性状态有关。Pollock等报道NOFS是暂时的,与肿瘤进展无关。与其他出版文献相比,我们的研究在分析中纳入了最大的患者群体(表3)。我们独特的大患者数量近2000例,允许以亚组分析的形式区分暂时性和永久性NOFS。在我们的研究中,短暂性NOFS与假性进展相关(因此,短暂性肿瘤体积增大,更常见于较大的肿瘤),永久性NOFS与持续的肿瘤进展/治疗失效相关。在这两种情况下,NOFS是肿瘤体积扩大(一过性和进行性)的临床参数。因此,我们建议永久性NOFS作为SRS治疗失效的临床预测参数,这些患者应接受长期MRI随访,以筛查治疗失效。

尽管在接受再程SRS治疗的VS患者中,NOFS的发生率显著增加,但这一特殊组患者的长期肿瘤进展率并没有显著提高。这表明再次SRS治疗的NOFS与初始SRS治疗的NOFS有不同的病理生理:肿瘤体积增大(通过假性进展或持续肿瘤进展/治疗失效)可能导致初始主要SRS治疗局部刺激和面神经对内耳道的拉伸,但重复放射外科治疗可能导致颅神经病变,正如过去观察到的那样。在后一种情况下,NOFS不是体积扩张的结果,与肿瘤进展或假性进展无关。

本研究表明对NOFS的观察可以作为肿瘤体积扩张的临床参数。因此,未来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风险特征时,应将NOFS作为一项重要的VS相关干预后症状,作为预测放射外科治疗反应/失效的参数。

关于治疗选择(显微手术、SRS和联合治疗)的讨论仍在进行中据报道,在不同的亚组中,SRS治疗后肿瘤的成功缓解率有所不同。因此,生物标志物——可能是临床的、放射影像学的,甚至是液体(血液或脑脊液)——应该在未来进行评估,以更好地预测SRS在VS治疗中的治疗成功。寻找对SRS无反应的VS肿瘤可能是进一步完善VS管理中个性化治疗决策框架的关键。

结论:

与初次治疗相比,复发NOFS的风险明显较高(20% vs 5%),并且大多数NOFS是永久性的。永久性NOFS的发生率与治疗失效显著相关。一过性NOFS与假性进展相关。未来的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风险特征应该包括面部痉挛作为一个重要的与VS相关干预后症状。干预后NOFS患者治疗失效的风险较高,应作长期随访。

据我们所知,这是第一个关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即伽玛刀放射外科干预后新发面部痉挛(NOFS)的研究。在既往接受过SRS治疗的复发性VS治疗中,NOFS的发生率明显较高。此外,在初始主要性SRS中,NOFS与SRS治疗后较高的治疗失效发生率和较短的复发时间相关。我们的数据显示,在初始主要性VS治疗中,NOFS是SRS治疗后治疗失效和肿瘤扩大的替代标志物。对发生NOFS的患者应长期随访。

SRS治疗VS的长期治疗失效率为11%,但随着肿瘤大小的增加会显著增加。NOFS是一种与SRS治疗相关的副作用,总发生率为5%。复发治疗的NOFS风险明显较高,发生率增加20%,而初次治疗仅增加4%。大多数NOFS是永久性的,而35%是暂时性的。永久性NOFS的发生率与肿瘤进展和治疗失效的发生率显著相关,Kaplan-Meier分析反映了这一点。暂时性NOFS与假性进展相关。未来的分析比较VS治疗方案的风险概况(显微手术和放射外科)应该包括面部痉挛作为与VS相关的干预后显著症状。干预后NOFS患者应长期随访,以发现可能的治疗失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