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出生在山区,在我的记忆里,曾经走过那么多的山川,那些平凡人家,韵味悠长的人间烟火,是那么的宁静美好。 我家倒不在山上,在丹江畔的山沟里,但是我家的亲戚,全都在山上。 外婆家在东岭村,我小时候很喜欢去,那里每到春季就有很多樱桃可以吃,还有表哥表弟可以一起玩。去东岭有两条路,一条是羊肠小路,一条是宽阔的可以行车的车路,我们都是走小路,比较快。我经常独自一人走路去外婆家,那时候村子里有很多人,叫舅舅的,叫外公的,叫表哥的,都是亲戚。现在村子里人都搬迁走了,只剩稀稀拉拉一两户人家了。 我小时候在舅舅家,抱着他的小说看,夕阳西下,照着古朴的山村,我沉浸在古色古香的小说里,很有代入感。 第二常去的是二姑家,她家在温池村,一个坐落在半山腰上的,形似水池的村子。我小时候腿疼,那里有一个很出名的医生,我在二姑家住了一个月,天天自己走去医生家打肌肉针,那时候才十岁左右,医生夸我懂事,别的孩子打针都要哭鼻子,我却能自己来打针。打得屁股都出现了硬块,医生让我二姑把土豆切成片,用水煮热了给我热敷。 二姑家经济条件比我家好得多,我总爱去她家,有好吃的好玩的,还有很多书可以看,我记得在她家看过很多外国风格的漫画和小说。那是九十年代,还有露天电影,那时候过红白喜事流行放电影,一放一整个晚上,半夜我睡着了,姑父把我背回去,记得路边的稻田里蛙鸣声响成一片。 ![]() 温池村后面山顶上也有一个村子叫张坪,是我奶奶的娘家,我很小的时候奶奶就带我去过,翻山越岭的可难走了。那里有很多表叔,个个风趣幽默,见了人一顿调侃,发出爽朗的笑声。现在村子也空了,人都搬到竹林关江北新村了。 大姑家在南岭村,也在很高的山上,奇怪的是那里的小孩子们都喜欢玩水,每天不辞辛苦地结伴下山去丹江里玩水,水性比我还好。我跟着他们玩完水往回走的时候,总会落在队伍后面,我就抓住前面小伙伴拿的铁掀把,不至于掉队。 南岭的男孩子很多,聚在一起常常打扑克,那时候流行打“升级”、“三五反”等玩法,现在多年不玩了,都忘记怎么玩了。 ![]() 小姨家在东岭相邻的一个小村子,我小时候去,印象很深的是站在她家台阶上,下午的时候可以看见很大的夕阳,仿佛很近似的。小姨很疼我,我向她要什么她都会给我,成年后也是一样宠我。前不久小姨打电话让我给她老房子清理阳沟垮塌的泥沙,我二话没说就去了,带着小表弟干了半天清理完了。看着破败的村子,不由心生惆怅,往日也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地方呀。 成年后的我,没什么出息,成了宅男,大部分时间窝在家里,也没有什么朋友,不像小时候走街串巷,走山过川,见谁都不怯,交游甚广。现在似乎没有理由再去走亲戚了,也许是成年人的无奈吧。 戴上耳机,老歌响起,幼时走过的山川河流就一一浮现眼前,往事历历在目,在我心里,也在别人心里。 ![]() 作者简介: 王丹鹏,曾用笔名乔西轩(19109144181),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竹林关人,平日以务农为生,业余爱好文学,偶尔写两笔,抒发生活。 晒丹凤,你也可以秀 ↓↓↓↓ 重要提醒:文责自负!抄袭或者用AI写作者,一经发现,立即拉入黑名单! 平台往期文字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