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锦军随笔】 清塘荷韵

 曹锦军围炉 2025-05-02 发布于湖北

投稿邮箱

     当我们一行50多人来到金秋池塘农庄时,已近中午时分。沉寂多时的农庄顿时变得喧闹起来,服务员忙前忙后,开启房门,欢迎我们的入住。

     金秋池塘农庄是一座由许多大小不一的池塘组成的休闲场所,建筑风格简约,纯朴自然。农庄名字的来历据说是因为金秋时节,天空一轮金色阳光透过云层照射在池塘的水面上,波光粼粼,所以才取得了这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名字。

     农庄比较偏僻,要从武昌市区经过青山区走武汉外环高速公路约1个小时才能到达,距武汉市中心城区40余公里。

     刚进农庄,只觉得这里普普通通,与其他地方的农庄无异。甚至比我们本地杨柳湖的池塘面积要小,要少。

    傍晚的时候,夕阳西沉。那夏日最后的一抹阳光映在水面上,光中有水,水中有光,就好像一对情人在分别时恋恋不舍,缠缠绵绵。池塘四周的树木倒影水中,见证着这难舍难分,令人心碎的时刻。

    池塘附近有一大片果园,在此休闲的朋友,顺着示意图,沿着池塘找到了硕果累累的桃树。看到桃子在树上欢笑,男男女女,一个个抛下斯文,到树边采摘了起来,有的甚至连洗都不洗,直接用嘴嚼了起来。

    在农庄住了一晚,没有吵杂声,很安静,电视里只有一个频道,信号还不是太好,早早地我就入了梦乡。

    次日清晨五时,小鸟啾啾声唤醒了和周公对话的我。拿着相机和三脚架,我就开始用镜头来打量这个“金秋池塘”。

    武汉市黄陂区六指街的金秋池塘农庄占地近1600亩,不少湖面都有荷花。虽然这里的荷花比不上我们古雷池的万亩清荷,但也有一番小家碧玉的味道。闻着荷叶的淡淡清香,不由得想起了有关池塘和荷花的许多记忆。

     这里的荷叶很有意思,不是一大片扎堆成长,而是一片片分开绽放自己的美丽。我甚至觉得这里的荷花就是真正的隐士,有着自己的清廉(青莲),不去扎堆凑热闹或者献媚。陈志岁《咏荷》诗曰:“身处污泥未染泥,白茎埋地没人知。生机红绿清澄里,不待风来香满池。”

     池塘边是清静的,我坐在旁边,架起三角脚,给自己来几张自拍,然后观赏起了这片荷塘。池里的荷叶是这般的翠,粉红的花儿也只是含苞未放,这里是原生态的,一切源于自然,归于自然。

    闻着风儿送来的阵阵荷香,不知不觉恍如看到荷花仙女,飘着长发,穿着翠绿色的旗袍在湖中边翩翩起舞,边吟诵着汉乐府的《江南》。

        写于2014年6月11日

编委会

曹锦军

总编

魏鲜红

主编

唐亚红

执行主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