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启英||田间地头乐趣多

 西宁的表情 2025-05-02 发布于青海

田间地头乐趣多

图片


时光如白驹过隙,还未等农民伯伯眼角秋收的笑意散尽,沉寂了一整个寒冬的农具,便要抖擞精神,在春日的田野里闪亮登场了。


我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儿女,自小浸润在田间地头的生活里。上学时,一到下午放学,我就像归巢的鸟儿,迫不及待地奔向田间。

母亲劳作的身影在烈日下显得格外坚韧,她的脸颊被晒得通红,裤脚沾满尘土,那是土地留下的印记。我们并肩坐在田埂上,眺望家乡。只见一栋栋房屋错落有致,如孩童笔下精心排列的积木。微风轻拂,麦浪翻涌,此起彼伏,似是大地谱写的绿色乐章。

我闭上双眼,张开双臂,贪婪地拥抱着大自然的馈赠。此刻,清脆的鸟鸣声萦绕耳畔,山坡上牛羊啃草的窸窣声、割麦人的吆喝声、镰刀与麦穗相触的咔嚓声,还有蜜蜂的嗡嗡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独特的田园交响曲。偶尔,几只调皮的蚂蚱会蹦到身上,好奇地四处探索,仿佛在与我嬉戏。

我喜欢趴在树荫下写作业,身下是如毛毯般柔软的绿草,头顶是澄澈如洗的湛蓝天空。课本里的知识宛如一个神秘的新世界,每解完一道题,我都会忍不住抬头,欣赏周围的美景。蓝色的马莲花在绿叶的衬托下,宛如身着华服的仙子,光彩照人;一簇簇不知名的小花,细碎而缤纷,点缀在草丛间,像繁星洒落人间。

在这样宁静美好的环境中,思绪格外清晰,学习也成了一种享受。我还常与爬上书本的蚂蚁逗趣,直到夕阳西下,余晖将田野染成金色,我仍在田野间奔跑嬉戏,流连忘返。母亲的呼唤声传来,我这才惊觉,手腕上那用笔画的 “手表” 未曾走动,可月亮婆婆却已悄悄爬上了山头。

我蹦蹦跳跳地往家走,手中捧着一束束香气四溢的野花。一进家门,那棵枝繁叶茂的丁香树便映入眼帘,满树繁花,香气扑鼻。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回荡在农家小院,池塘里的蛙鸣声也应和着,悠长而有节奏,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长大后,我继承了父辈们的勤劳,在田间辛勤耕耘,日复一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尽管劳作辛苦,但我始终改不了亲近大自然的习惯。

农忙时,我全身心投入田间劳作;闲暇时,便和家人相约去山上野炊。我们带上简单的食材,来到田间的大树下,煮上一锅香喷喷的肉,再拌上几道清爽的小凉菜,和上面,亲手制作面片。

普普通通的食材,沾染着泥土的芬芳,融入大自然的气息,吃起来竟比珍馐美馔还要美味。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片,坐在绿油油的田埂上,那独特的口感,让五星级饭店的美食都相形见绌。平日里在家食欲不振,可一到田间,吃什么都格外香甜,心情也格外舒畅。这或许就是独属于农村人的养生之道吧!

对于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这样的生活或许难以理解和适应。相比城市的喧嚣嘈杂、楼房的逼仄狭小,我更钟情于宽敞的农家庄廓院。果园里,小苹果羞红了脸,躲在枝叶间;草莓惬意地躺在柔软的土棱上,享受着阳光的轻抚;各种蔬菜自给自足,处处都弥漫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气。

清明节过后,春耕的号角吹响,乡亲们纷纷加入到忙碌的队伍中。清晨七八点,我家门前的路上,手扶拖拉机的轰鸣声便此起彼伏,伴着浓浓的黑烟来回穿梭,货箱里满载着各种农用肥料。大路两旁,耕地的大型拖拉机整齐停放。

我们也带着干粮和农肥,开启了春耕之旅。首先,要用铁耙子仔细清理去年遗留在农田中的秸秆等杂物;接着,便是施撒肥料。白色的尿素、黑色的过磷酸钙、卡其色的二氨,每种肥料的用量都有严格规定。肥料撒多了,会延迟秋收;撒少了,麦苗又会因养分不足而枯黄。我们小心翼翼地按照比例,将肥料均匀地抛洒在田间。

拖拉机在田里来回穿梭,翻耕土地,我们邻里之间也会互相帮忙,团结协作。在等待的间隙,大家围坐在一起,拿出早晨准备的饭菜共享。青海人拿手的 “狗浇尿” 油饼,香气四溢;用秸秆烤熟的锟锅馍馍,掰开后,淡淡的麦香味扑面而来,绿油油的香豆粉和黄澄澄的菜籽油附着在小麦粉上,吃起来香而不腻。

大家一边吃着美食,一边唠着家常,感叹着农业现代化、机械化带来的便利。最后,我们还会一起做上一顿大锅饭,在田间地头品尝尕面片。尽管大家忙得灰头土脸,可脸上的笑容却格外灿烂,这大概就是庄稼人最简单纯粹的快乐吧!

田间地头的乐趣,远远不止这些。人多的时候,我们还会举行拔河、掰手腕等比赛。赛场上,加油声、欢笑声此起彼伏,大家忘却了所有烦恼,沉浸在欢乐之中。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总是匆匆忙忙,很少有人愿意放慢脚步,欣赏沿途的风景,品味生活的乐趣。又有多少人能敞开心扉,与大自然倾心交谈,抛开一切烦恼,开怀大笑呢?我想,出生在农村的人,一定都拥有过这样美好的时光。

亲爱的朋友,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愿你我都能保持一颗纯真的心,脸上永远洋溢着孩童般的笑容。只要心中没有被岁月刻上皱纹,我们就永远停留在那充满朝气的十六岁花季。

文作者 :马启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