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2、故治病者,必明六化分治,五味五色所生,五藏所宜,乃可以言盈虚病生之绪也。

 yinweiming77 2025-05-02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一理念同样适用于治病。治病前的细致筹备至关重要,必须清晰分辨五运六气临证察脏命病把握病机药理不然的话,等到病症出现才寻求治疗,就如同《四气调神大论》里说的好比口渴了才去挖井,要战斗了才去铸造武器,不也太晚了吗

那么,中医治病究竟需明确哪些核心要素呢?

第一,治病必定要探寻其根本,这根本就是六化分治天时气运的动态模型与人体气机的对应关系换句话说,我们需要弄清楚外界的气运变化是如何影响人体内部的气机运行的。

第二,必定要明确其主要的治疗方向,这就是药理与五味物性归经的认知体系与人体脏腑的对应关系;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性味归经,这些特性决定了它们对不同脏腑的作用,只有明确了这个关系,用药才能有的放矢。

第三,必定要观察病人的形貌体征,这就要依据五色来判断。例如,面色发红可能与热证有关,面色发白可能提示血虚或寒证等,通过观察病人外在的颜色表现,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内在的健康状况。

第四,必定要辨别是否适宜治疗,这就需要考量五脏功能特性的系统与治疗原则的对应关系。因为每个脏腑都有自己的功能特点,在治疗时必须遵循这些特点,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治疗方案。

第五,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不尽相同,因此治疗原则也会有所不同。当我们把这些都弄明白后,便能准确知晓气的盛衰状况,也就是人体内气的强弱情况;清晰药物的主治功能,知道哪种药对哪种病症有效;还能确定疾病所在的脏腑。有了这些信息,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疾病虚实与气机失衡的根源,找到治疗的关键线索。最终实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的治疗目标。

由此不难看出,五运六气理论贯穿于中医治病的各个环节,从疾病的预防到诊断再到治疗,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整个中医理论体系里,五运六气理论占据着奠基性的地位并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如古人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五运六气理论就是中医的根本之一。所以,“五运六气之理论”着实值得广大医务工作者持续深入地反复学习、不断钻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