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邓散木1941年草书节录《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

 鸿墨轩3dec 2025-05-02
2024-03-29 10:27·书法欣赏

邓散木(1898-1963),本名菊初,字散木,号芦中人、无恙、粪翁。1960年因动脉硬化截去左腿,自署一足、夔。斋馆名有厕简楼、三长两短斋。他以字行,是江南大书家萧退庵的弟子。擅长草书,笔下一气呵成,尤其善于篆隶真书,功力深厚。楷书以唐楷为主,亦能写北碑,但帖意浓于碑意。隶书则汉代名碑涉猎甚多,字迹结实谨严。初学篆书时临《峄山碑》,后涉猎钟鼎款识,甚至殷商甲骨文,最终形成了独具个人风格的草篆。

在近代,邓散木以其卓越的篆刻艺术闻名。当年印坛称他为“北齐南邓”,与北京的齐白石齐名。

他曾归隐茅屋,赴成都,沉浸于书画之中。然而即使归隐,他也不忘对文化艺术的推广,不断地教导后人。

邓散木的诗中,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感慨,如“处处青江带白蘋,故园犹得见残春”,表达了对故土的眷恋之情。

他的书法作品凝聚了深厚的功力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他勤奋工作,曾多次临池刻印,直至去世前仍不忘书画创作。

其中的一幅大草作品于1941年创作,节录了杜甫的诗作。邓散木运用了二王、张旭、怀素的技法,气势雄强,作品潇洒流利而秀逸,充满了古雅高逸之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