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书《留别沈王诗帖》出自朝鲜初期的《匪懈堂集古帖》。匪懈堂为朝鲜初期杰出书家李珞的斋号。 沈王即高丽国忠宣王—王璋,他身上有一半血统为蒙古人,其母即忽必烈之女安平公主(齐国大长公主),幼时很得外祖父忽必烈宠爱,沈王在辅佐仁宗登基后的第二年,将高丽国王的位置让给其长子王熹是为高丽忠肃王,自己却在中国大都构筑了万卷堂。此人喜欢结交文人雅士,与赵孟頫等书画文人关系甚密。1319年4月25日,赵孟頫因夫人管道升脚气病严重危及生命,得仁宗恩准离大都南还故里,行前赵孟頫作《留别沈王》诗赠与沈王。诗中描写了两人的交游活动,以及离别时的真挚感情,诗稿墨迹在以后沈王东归时带回高丽。![]() ![]() ![]() 拙诗留别,驸马沈王阁下,赵孟頫再拜。珍重王门晚受知,一年长恨曳裾迟。分瓯共酌人参饮,临砌同看芍药枝。华屋焚香凝燕寝,画屏摘句写乌丝。吴船万里江南去,采尽蘋花有所思。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通经济之学,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尤其以书法和绘画的成就最高。在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赵孟頫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在书法上,传说赵子昂在5岁的时候就已经将智永的《真草千字文》临摹了500遍,所以从书法的勤奋程度以及天分上面,赵孟頫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所以他能够“日书三万字”,才名冠绝天下。赵孟頫在楷书上能够比肩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在经历了宋四家的巅峰之后,还能够比肩于唐人,赵孟頫确实有着非凡的才能。 赵孟頫楷书吸取了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唐褚遂良等等大家的技法,形成自己的流动秀美、端庄优雅的字体。当然,赵孟頫还吸取了唐李邕的劲挺力健之势,方得其笔势流美遒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