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二年级学生年龄尚小,教师应持续关注学生身心发展,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加强家校合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同时,教育工作者应秉持耐心、爱心和责任心,以专业态度面对每个学生独特需求,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肖某是二年级(X)班的学生,父母长期在外地工作,委托阿姨照顾其生活。这种家庭背景可能影响了她的情感发展。据班主任反映,肖某一、二年级期间出现了严重违纪行为,对个人成长和班级和谐造成较大冲击。在一年级时,肖某就开始认高年级学生做哥哥姐姐,反映出她对归属感和安全感的需求,但这种需求的表达方式逐渐出现问题。她让高年级学生帮她“教训”同学,导致部分同学对她又怕又恨,破坏了班级团结。同时,她频繁撒谎,如谎称家庭经济困难借钱、谎称忘带作业本不交作业等,损害了诚信并增加了班级管理难度。更严重的是,肖某在二年级时带头逃课,已有五次逃课经历。这种行为在二年级学生中极为罕见且严重,若不及时制止,未来问题可能愈演愈烈。面对老师管教,她曾说出“求求你了老师不要打我了”这般荒诞言语,反映出她对学校纪律和老师权威的误解,也可能暗示她对体罚存在恐惧或预期,这种情况需引起高度重视。针对肖某问题,提出以下教育干预措施: 1.家校合作与情感支持 首先,教师要加强与肖某父母和阿姨的沟通联系,建立紧密的家校合作机制。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电话沟通、微信交流等方式,向家长反馈肖某在校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教师要关注肖某在单亲家庭和隔代抚养环境下的情感需求,给予她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安排教师与肖某进行一对一的谈心和辅导,了解她内心的想法和困扰,帮助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例如,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和肖某一起聊天、做游戏,倾听她对父母不在身边的想法,给予她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 2.行为规范教育与正向激励 针对肖某的违纪行为,教师要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和行为规范。将复杂的规则和要求分解为小而具体的步骤和目标,如先要求肖某做到按时上学不逃课,然后逐步引导她遵守课堂纪律、按时完成作业等。对于肖某的每一个微小进步,教师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增强她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例如,当肖某连续一周没有逃课时,教师可以给她颁发 “进步之星” 奖状,并在班级内进行公开表扬,让其感受到遵守纪律带来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3.社交引导与同伴互助 教师要积极引导肖某融入班级集体,改善她的人际关系。鼓励班级内友善、热心的同学与肖某结成互助小组,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她帮助和支持。同时,为肖某创造更多的参与班级活动和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她在集体活动中体会友谊和合作的重要性。当肖某与其他学生发生冲突时,教师要及时介入调解,采用公平公正的态度处理问题,引导肖某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此外,教师要与高年级学生进行沟通,明确告知他们帮助肖某 “教训””同学是错误的行为,对肖某进行正面引导,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鼓励她通过正确的方式解决与同学之间的矛盾和纠纷。 刘某是二年级(X)班的一名学生,自一年级刚进学校就表现出与其他学生不同的行为特征。他在课堂上不受控制地到处走动、大喊大叫,严重影响班级授课进度。据班主任描述,曾委婉地向刘某家长提出刘某与其他学生有些不同,建议可以带刘某去看看,但遭到家长强烈反对。然而,在这次实习期间,我注意到刘某虽然在课堂上行为失控,但无论是作业还是平时的考试,只要是他写下来的东西,内容都是对的,这表明刘某在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方面并没有问题,只是在课堂行为规范和自我控制方面存在较大困难。针对刘某问题,提出以下策略: 1.个性化教学安排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刘某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安排。在教室座位布局上,将刘某的座位安排在靠近讲台且便于教师监督和引导的位置,如第一排中间位置。这样,教师可以随时关注刘某的行为动态,并在必要时及时进行干预。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多种感官刺激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如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吸引刘某的注意力。同时,增加课堂互动环节,如提问、小组讨论、课堂小游戏等,让刘某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其中,减少其因无聊而产生的不良行为。 2.家校沟通与专业支持建议 教师再次与刘某家长进行沟通,以温和、理解的方式表达对刘某的关注和重视。强调刘某在学习上的优势和潜力,同时诚恳地向家长说明刘某在课堂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教学秩序造成的影响。向家长提供一些专业的育儿资源和建议,如推荐相关的育儿书籍、专家讲座、心理咨询机构等,鼓励家长寻求专业帮助。向家长解释专业机构能够通过科学的评估和干预手段,更好地了解刘某的行为问题背后的原因,并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方法,从而更有效地帮助刘某改善课堂行为。 3.关注刘某优势与自信心培养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多关注刘某的优点和长处,及时发现并表扬他的积极行为和学习成果。例如,当刘某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正确或完成了一次作业时,教师要给予他及时的表扬和肯定,增强他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此外,教师可以安排刘某承担一些简单的任务或职责,如帮助老师分发作业本、管理班级图书角等,让刘某体验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从而提高他的自我认同感。 针对问题学生,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关爱,深入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心理状态和行为动机,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对于肖某这样的学生,家校合作至关重要,通过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行为表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对于刘某这类具有特殊行为问题的学生,教师要积极寻求专业支持,同时关注其学习优势,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 ![]() 高教课堂研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