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年人最好的养生之道,就是远离虚荣与是非

 伴山居士 2025-05-02

我总爱去城南的垂钓园看老人钓鱼。那些银发老者坐在青石上,仿佛与身后的芦苇、面前的碧水长成一体。他们不用贵重的钓竿,竹制的钓竿漆色斑驳,饵料盒里是自家揉的面团。可每当夕阳西沉,他们的鱼篓总比旁边用进口钓具的年轻人更满。这让我想起父亲生前常说的话:"活到这把年纪才明白,人生最大的自在,是学会做空竹篓。"

一、浮世的涟漪

小区东门的棋牌室总在黄昏时亮起暧昧的紫光。张伯曾在这里输掉退休金,他的檀木象棋盒上还留着典当行的标签。那些镶着金边的筹码在霓虹灯下流转,折射出赌徒们眼底的贪婪。我见过太多老人把养老钱换成筹码,就像把秋天的落叶换成春天的蝴蝶,转瞬即逝。

菜市场总上演着微缩的人间戏剧。李婶挎着褪色的布口袋,却总被卖保健品的青年拦住:"阿姨您这气色,得用我们新到的灵芝孢子粉。"她摆摆手,笑纹里藏着洞明:"我吃自家种的南瓜藤就很好。"而那些戴着金镯子砍价的老人,往往在讨价还价间买下成堆的无用之物。

晨练队伍里藏着玄机。穿阿迪达斯运动服的老人总爱"无意"露出子女从国外寄来的保健品,却在无人处偷偷数着降压药。太极招式绵软无力,倒是攀比时的精气神足得惊人。有位老先生说得妙:"公园里的松树从不比较年轮,倒是树下的人爱数皱纹。"

二、空谷的回声

王叔的旧棉袄藏着大智慧。他把拆迁款存了定期,每日骑着二十八寸老凤凰去图书馆。管理员说他读完了整架养生书籍,却依然用搪瓷缸喝白开水。有亲戚来借钱,他就指着墙角的蜂窝煤炉子:"你闻闻这煤烟味,像有钱人家吗?"那些讪讪离去的脚步声,是他最安心的催眠曲。

陈奶奶的阳台是座微型森林。破陶盆里种着薄荷、紫苏,泡沫箱里番茄正红。她给年轻人送菜苗时说:"土里长的东西最养人。"那些想拉她做传销的,总被她用刚摘的黄瓜堵住嘴。有次见她对着枯萎的茉莉说话,细听才知在念《菜根谭》:"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

护城河边的长椅上坐着真正的智者。他们不带保温杯,喝自来水也甘之如饴;不戴计步器,走到云起时便歇脚。有位穿布鞋的老先生教我辨认星斗:"你看天狼星多亮,可《史记》说它主侵掠。我们老人该学北极星,淡淡地亮着,不争不抢,众星自然拱卫。"

三、止水的禅境

深夜急诊室的荧光最照人心。那个总炫耀儿子开公司的阿姨,此刻蜷缩在塑料椅上打点滴。她手腕上的玉镯磕碰着铁扶手,叮当声盖不住咳嗽。值班医生说她是应酬时喝多了茅台,可我知道,真正醉人的是席间那些奉承话。点滴瓶里的透明液体,倒映着她卸妆后真实的苍老。

老中医堂前的梧桐懂得养生之道。春来不争艳,秋去不悲凉,五十载看着人间百态。学徒抓药时,老师傅总提醒:"少放点黄芪,这位是虚火旺。"如同告诫老人:"少存点心事,您这是思虑过甚。"紫砂壶嘴袅袅升起的白气,勾勒出《黄帝内经》未写完的章节。

我收集着老人们的生活碎片:刘爷爷用月饼盒装棋谱,赵婆婆拿药瓶养绿萝,看门大爷的收音机永远调在戏曲频道。这些粗陶般的生活器皿,盛着的却是晨露般清净的时光。他们像深秋的荷塘,褪尽华裳,只留几茎枯枝在水中写意,反倒比夏日的喧闹荷花更耐看。

暮色中的垂钓者开始收竿。竹篓入水时荡开涟漪,惊散了倒映的霓虹。有老者将钓到的鲫鱼放生,波纹渐渐平息如初。"年轻时总想把篓子装满,"他对我说,"如今才懂,篓子空了,才能装下整条河的月光。"对岸高楼灯火通明,却照不亮一尾鱼的归途。我忽然明白,养生终究是养心,而最上乘的心药,或许就藏在这空篓的禅意里。

四、养生之道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要想远离是非,首先要“装穷”,不要有虚荣心。

人生的大多数病症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感染病毒细菌,二是劳累,三是精神上的折磨比如生气悲哀伤心焦虑等等,而后两者又直接可以降低免疫力,让细菌病毒乘虚而入。

所以,远离是非,远离那些无关紧要的人,远离虚荣,远离无谓的应酬……,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清澈、简单、有规律、心如止水,就是最好的养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