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小孩看出来的道理——在职场必须培育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21楼楼主 2025-05-02 发布于山东

你有问题,我有办法。点击关注蓝色安全易一道来”,可阅读更多原创安全文章。

书写亲历、亲见、亲闻、亲悟”的文字,最大限度地接近于真实和传播分享有意义的技法,有图有法有故事,听我“安全易一道来”——

我们两口子有事离开女儿家,我三天后回来在家附近的体育场见到外孙,外孙看我的眼神就像看陌生人一样。过了十几分钟好像认出我来了,看我开始笑,半个小时后张开两只小手让我抱了。我认为这是因为小孩还未形成稳定的记忆力造成的。

三天未见面,外孙见我如同看见一个陌生人一样。

他姥娘七天以后回来,我正抱着他玩,他听见打开门的声音猛地回头,一看到他姥娘就笑了,他老娘伸出手做出抱他的样子,他也伸出双手迎上去,因为,刚坐火车回来,所以,没有接着抱他。

看到这个情景我就想这是为什么呢?

我离开他的时间比他姥娘还短了四天,为什么对我的记忆就模糊,对他姥娘的记忆就长呢?

差距在哪里呢?

想来想去就一个事——我陪护他的时间和与他贴身的时间不如他姥娘时间长。

我也干了不少活,早晨6点半就要结束早晨的活动赶回家把窗户全部打开,让外边清凉的空气进到屋内置换闷了一夜的空气。然后开始做饭,吃完饭后洗碗刷锅,擦桌子拖地,一天至少拖三遍地;擦拭外孙的饭桌、玩具,清洗外孙用的口水巾,这些活儿晚上还要重新来一遍,干了不少活啊!但是,这些活都不是看护小孩最核心的技术,谁都可以干,门槛太低,特别是这些活儿外孙即看不见,也感受不到。

外孙上午、下午各一个小觉,大都是他姥娘抱着他睡的,更换尿不湿、洗手洗脚擦嘴也大都是他姥娘干的,这些都是和外孙贴身的活,能够感觉到舒服的活,而且这些贴身的陪护即使找最好的保姆也不如姥娘做的熨帖,所以,对他老娘的记忆时间就长。

问题找到了,也就有了改进的方向。

而且这个问题也让我想起在工作的时候,会听到有的同事抱怨,为什么他工作那么辛苦,干了那么多的活,领导就是看不到,奖金总是最少的?

答案也是一样的,你干的活都是辅助的,不是本单位本部门本班组最专业最核心的工作,有你也过年没有也过年,领导自然就看不到你的忙碌,甚至能干核心专业工作的同事还可能嫌你辅助的活儿干的也不及时,质量也不高而嫌弃你。

所以,在家里看护小孩,也要学习掌握看护小孩的专业技术技能,掌握科学的技法,这样才能赢得小孩的亲爱,毕竟小孩是不会装的,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所有表现都是舒服与否的自然流露。

在职场也是一样,无论在什么行业,有两个必须做到:

必须掌握本部门本班组主要业务的专业技术技能。

必须严格遵守执行本行业本单位的规则规范,也就是基本行为要求和纪律。

越是没有关系越要在这两个方面下苦功夫!

只有掌握了本行业本部门本班组主要业务的专业技术技能,并能够严格遵守执行本行业本单位的规则规范,才能成为一名业务能力强,综合素养高的专业人士!

一个行走在职场上的工作者,只有与不熟悉的同行一见面,聊上几句话,就能感受到你的专业能力,通过你的言谈举止能够感受你的职业素养,你就有了你想要追求更好职位、更广阔天地的基础。

你看看那些职场上那些受人敬重的专业人士,那个不是精神抖擞、神采飞扬的样子?!

所以,进入职场必须要做的最重要的两件事:

一件就是学习实践本单位或本部门的专业技术技能,让自己尽快的成为行家里手,这样的人人喜欢,或者说有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一件事是了解本单位或者说本行业里的行规,好好学习,读懂悟透践行,让自己成为一名遵守规则按照程序做事的人。

做好了这两件事,就有了在单位,乃至跳出单位,在行业内都有得一混的资本,混,是需要本事的!我们口头禅说谁谁混得好,其实就是干的好!

一旦这两件事做不好,距离“人见人烦、人见人嫌”就不足50米了。

在职场还会听到一句话:我没有关系!

所谓的关系,在农业社会大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一个关系圈。但是,进入到工业社会,特别是进入到大工业时代,人们也进入到大迁徙的时代,在农业社会那种以村庄以血缘形成的关系网已经被打破了。

现在职场上的关系大多是在工作中互相配合、互相协作、互相帮助支持建立起来的友情,也可叫做“关系”。

二十年前,一位领导对我讲过一句话:我们不是老乡不是同学不是战友我们什么成为好伙计就是靠工作中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建立友情。我对待工作是比较认真细致的,一切从做好工作出发,一切以把工作做好为原则,在工作过程中与同事密切配合,有争执,甚至有争吵,但一切为了工作取得好的结果。在这几十年里,除了那么两三位同事不能理解之外,绝大多数配合过的同事相处融洽,有的通过工作的协作成为好朋友,并在我工作成长过程给予很大的帮助。

所以,在职场不要说没有关系,在职场没有关系,说明你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存在缺陷,需要改进提升。

在职场遇到老师傅或领导批评——是福气!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无论是一个男青年还是一个女青年,没有处对象,同事们都着急,大都会帮着牵线搭桥,觉得哪两个人合适,就会老师傅或同事主动来介绍的。即使成家后闹矛盾两口子打仗找到当初的媒人,媒人也没有几个后悔的,碰到觉得合适的还会去介绍,去牵线搭桥。

现在呢,除了自己的父母近亲,谁会主动帮忙去介绍对象呢?

没有几个人愿意主动帮着介绍对象,因为,介绍成了,啥事没有,一旦后来闹了矛盾,双方埋怨的首先就是当初介绍对象的那个人,现在谁会找这个不自在呢?

所以,这几年帮着介绍对象的少了,非亲非故主动帮着介绍对象的,几乎绝迹了!

以前的老师傅和领导看到新人工作出了错,大都会批评指正,甚至是非常严厉的批评。但是,现在已经很少有领导和老师傅批评新人了,因为,有的老师傅说,说不定过两年人家就成我的领导了,我得罪人干吗?他干好干差和我什么关系?各拿各自的钱!领导看着新人出上几次错,就不会再安排工作了,或不再安排干重要的工作,或是核心业务的工作,接触不到核心业务,过几年人就废了——因为一个没有在工作过程培养出工作“关系”的人,慢慢地就跟不上趟了。

所以,当在职场中遇到看到你做错了事批评你两句的人,是真心想着你好的人,这是你的福气!

想了解详情,请阅读《入职遇见师傅,一生的缘分开始了!

新入职场不要害怕犯错误——因为你的职权犯不了大错误,但是可以增长才干!

我曾经参加对四位分到部门的新同事讲:

到项目后,一是不要怕犯错误,要树立这个年龄就是要犯错误的观念,这个年龄不犯错误就是犯的最大错误的理念!这个时期犯错,由于职权不大,基本是没有什么破坏力,只会增长自己的经验和见识!人生即经历,经历出经验,经验可感悟,感悟可萃取,萃取的精华可以修养自己

二是当主任或老师因为你工作的失误或错误批评你的时候,你不要愤怒,而是要庆幸,为了你好而愿意批评你的人并不多。

三是要找时间去现场,到项目部后,作为学生员工会被安排去做你最擅长的工作——资料。但是,你们无论如何也要找时间去现场,结合现场的管理才是“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最终理论结合实际,成为知行合一的管理者。

我期望这些新同事,经过他们自己的工作实践,成为“扑下身子能干、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讲”的专家级的人才,就像三个月前给我授课的朱老师等几位老师那样,成为一位“实战经验丰富、理论造诣丰厚”的老师,成为未来需要的人!
无论如何要明白,当你走进央国企工作的时候,你基本上已经进入到这个行业业务水平最顶端的平台了,要好好珍惜!不可错过学习实践的机会。
五一节前一天,我受邀参加一个会议,看到坐在台上的讨论嘉宾,坐在那儿用流利的外语与外国专家进行畅通的专业交流,甚是羡慕!
每一位分享者都有从国际跨国公司工作的经历,向大家分享着自己曾经的工作经历、经验和工作感悟,用一个个自己工作的故事阐述自己的观点,给大家专业的启发。培育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是多么重要啊!特别是在大公司才可能有这样的平台和机会。
来之前做过功课,知道玉佛寺就在附近,上午开完一段会就走着到了玉佛寺,参观一下这座上海名刹。

玉佛寺是一座仿宋代建筑寺庙,与北方大多数寺庙的外观不太一样。

玉佛寺里的信男善女和游客在这喧闹的城市里寻找到一方清净之地。
这位僧人,一看其走路的身板步行,就知道是一位修炼得法的僧人,在职场就是专业人。
久闻寺庙里的素食味道很好,中午赶来就是要尝尝玉佛寺里的素面的味道怎么样?
这是我第一次走进寺庙的饭堂,肃静是特点,食客们都安安静静地吃着自己碗里的面,吃自己碗里的面?难道还有吃别人碗里的面吗?当然,在职场如果你不能在业务上独当一面,不就是在吃别人碗里的面吗?所谓从别人碗里分一杯羹,不是吗?
这是我第一次吃寺庙里的素面,25元一碗,好吃吗?当然,超出想象的好吃,虽然里面没有肉。
佛家讲的修行与王阳明讲的修行的方式是一样的,那就是在劳动中修行,在生活中修行——当思来处,不浪费;自收碗筷,真修行!明白了吗?干好自己该干的事就是真修行!
佛家讲修行四自觉——自取面、自付款、自收碗、自积福。明白了吗?自己取自己的面、自己付自己的款、自己收自己的碗,就可以积自己的福!干好自己的事就是积自己的福,干好自己该干的事就是真修行!
我在参加公司一次培训后,对学习和实践的理解是:
学习和实践为“弓”,能力为“箭”,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越多,弓就拉的越满,能力的“箭”射的就越远也越准!
我对工作的理解是:
在工作中——必须掌握本部门本班组主要业务的专业技术技能。

在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执行本行业本单位的规则规范。

越是没有关系越要在这两个方面下苦功夫!

在工作中——通过自己的业务专业能力与互相协作配合支持能力建立起持久的工作关系,进而发展为永远的朋友关系。

在工作中——遇见批评自己的老师和主管是自己修来的福气!

在工作中——自我教育、持续学习,永远保持不变的学习能力和习惯,在核心业务上永远与业务发展保持同步,在不断变化的职场里保持职业的稳定发展——就是拥有了“金饭碗”!

这是我干工作四十年,用自己的经历总结出来的经验。
也是从几天不见外孙,外孙通过自己的感受给予我和他姥娘不同的待遇得出的道理!
到寺院里拜佛祈愿,但要实现祈愿,还需要通过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用自己的行动来实现——这是玉佛寺里“四自觉”告诉我们的答案——工作即修行、生活即修行!
李健一首很好听的歌曲分享给你——君子行
任何事不是做了就好了,而是做好了,才算做了!

唯有按照程序和规则做事,并养成这样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才能安安全全的工作,平平安安的生活”!

安全——是知行的结果!

平安——是行为的回报!

我是安全人,相信只要好好做安全,努力来分享,持续做传播,一定有人会因我而安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