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生命为器,雕时光之形

 胡高清 2025-05-02 发布于湖北

作文材料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有几句名言——

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

心若是牢笼,处处为牢笼,自由不在外面,而在于内心。

恐惧让你沦为囚犯,希望让你重获自由。

读了上面的名言,你有什么思考?

“胡高清作文教室高级班”线上学生作文展台——

以希望为舟,渡恐惧之河

大连金州高中高一 

商家赫

肖申克监狱的石墙关得住肉体,却关不住安迪用鹤嘴锄挖隧道的执念,关不住他播放歌剧时眼里的星辰。三句台词如同三级台阶:从抗争现实牢笼,到破除心灵枷锁,最终架起通往自由的桥梁。这启示我们:希望是穿透黑暗的光,恐惧的解药永远在自己手中。  

人类对自由的追求,本质是与恐惧的较量。王阳明在龙场驿悟道时,瘴疠之地反而成了心学的摇篮;苏轼贬谪黄州,却在“江海寄余生”中觅得豁达。困局如同试金石,怯懦者画地为牢,勇敢者破茧重生。当内卷与焦虑成为时代症结,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这种破局智慧。  

希望是穿透铁窗的星光。  

史铁生在地坛公园与命运对话,把轮椅上的光阴写成《我与地坛》。他说:“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就像安迪在监狱建图书馆,在绝境播撒文明的星火。那些被渐冻症禁锢却坚持科研的邢益凡,在无声世界起舞的邰丽华,都在证明:希望能让石头开花。  

恐惧是自我设限的牢门。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不愿被困在双水村,即便在煤矿井下也坚持读书。反观现实中,多少人被“35岁危机”吓得未老先衰,被“躺平”消磨斗志?就像电影里老布出狱后自杀,困住他的不是社会,而是被体制化的心灵。真正的牢门,常以“现实”为名锁住梦想。

这个时代,有人被困在算法推荐的信息茧房,有人在“上岸”执念中耗尽青春。但总有人如江梦南,失聪却考上清华博士;如徐霞客,放弃科举用双脚丈量山河。他们像安迪穿越恶臭的下水道,在至暗时刻仍相信前方有太平洋的蔚蓝。    

从安迪挖通的隧道,到张桂梅建起的女高;从史铁生笔下的地坛,到江梦南唇边的微笑……无数身影在诠释:自由不在墙外,而在心中。愿我们永远做《肖申克》里那只不落地的鸟,衔着希望飞越所有寒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