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山赏水/北京篇/参观国家博物馆(二十一)

 竹翠兰馨 2025-05-02

              “友好往来 历史见证”

                               (二)

图片
图片
继中美关系正常化后,日本在1972年9月与我国建交。珊瑚盆景右边的这两件礼品都是日本赠送的,一件是1974年1月日本外务大臣大平正芳赠毛主席的“黑漆描金嵌螺钿盒”,另一件是1973年7月日本富山县知事中田幸古赠送毛主席的木雕《狮子头》。在珊瑚盆景左边的这件是1972年4月马耳他总理多米尼克·明托夫赠毛主席的“银帆船模型”。
图片

图片

再看下层。这对“银鸡”是1972年8月秘鲁动力和矿业部长豪尔赫·费尔南德斯·马尔多纳赠毛主席的。中间两件绿色的东西是1973年1月扎伊尔(现刚果民主共和国)总统蒙博托赠毛主席的“孔雀石打火机”和“烟缸”。左边的两个人物雕塑是1972年4月美国参议院民主党领袖迈克·曼斯菲尔德和共和党领袖休·斯科特访华时赠送给毛主席的瓷塑《印第安人像》。

图片
图片

看,那里悬挂着一件壁毯,是1973年9月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访华时赠送给毛主席的壁毯《亚马逊河》。法国于1964年1月27日与中国建交,是第一个与新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提供了良好范例。建交以来,中法两国之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1973年9月,法国总统蓬皮杜应邀访华,11日,这张壁毯乘坐从法国巴黎飞往北京的首航专机来到中国,飞机上的法国时任总理蓬皮杜已身患癌症,但他却不顾医生劝阻坚持访华。历史留不住人,却留下了这个物件,见证着中法友谊源远流长。这件壁毯是按著名画家的画稿手工编织而成,长290厘米,宽195厘米,上面是亚马逊河迷人的风光。一棵长着各种形状枝叶的大树几乎占据了半个毯面,蓝色的河水横贯画面;大树上栖息着尖嘴鸟,空中飞舞着一对彩蝶,乌龟背着漂亮的甲壳浮出水面正爬向岸边,水底深处海星、章鱼等各种动物在快乐地畅游。多种色彩交织在一起,显得缤纷热烈、酣畅淋漓,营造出世界第一大河悠长的水系和两岸神奇的动植物世界。南美洲灿烂的阳光,奔流的河水,绿意浓郁的热带雨林,在一张两米长壁毯上铺开,浓缩了亚马逊河流域6400公里长的波澜壮阔,色彩运用大胆酣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图片
图片
这套“红铜茶具”是赞比亚总统肯尼思·戴维·卡翁达赠给毛主席的。茶具有一盘四杯,杯高14.1厘米,径9.1厘米;盘长41厘米,宽27.7厘米。茶杯单耳,上部渐敞,口微敛,下部渐收,圆足,外壁抛光,无图案;茶盘为长方形,抛光,正面图案为两只引颈张望的非洲特有动物冠鹤,鹤脚下有几丛小草,令茶具顿添生机。这套茶具意义非凡。赞比亚是非洲重要国家,也是与中国建交较早的非洲国家之一。中国一向重视发展同赞比亚的友好关系,1967年6月卡翁达应邀第一次来华访问,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的接见,中赞两国领导人结下了友谊。1967年9月,经中国、坦桑尼亚、赞比亚三国友好协商,后两国邀请中国帮助修建著名的坦赞铁路,这为发展中赞两国友谊、扩大中国在非洲乃至整个第三世界的影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74年2月21日,卡翁达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第二次友好访问,第二天毛主席即在中南海由周总理陪同会见卡翁达,这套茶具就是在会谈前所赠。赞比亚铜储量约占世界铜储量的15%,人均铜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赞比亚因此有“铜矿国”之称。有鉴于铜制品最能体现国家和民族特色,卡翁达把铜制工艺品作为赠送我国领导人的首选礼品。
图片
在会见时,卡翁达总统先上来热情地和毛主席握手。随后他的夫人满头珠翠,穿着一袭华丽的盛装,笑意盈盈地走上前。毛主席热情地冲她伸出右手,没想到总统夫人握着毛主席的手,突然身体向下一蹲,行了一个“屈膝礼”。毛主席见状后愣了两秒,然后马上就学着这位总统夫人的样子,也蹲下身来,向对方行了一个屈膝礼,逗得在场的人哈哈大笑。据翻译介绍,这位总统夫人当时行的蹲身屈膝礼是他们国家妇女对长辈或者是酋长行的最高礼节。在她们国家,女子一般很少和男子握手,即使要握手也一定不可以久握。可是这位总统夫人当时握住毛主席的手并没有马上松开,而她的总统丈夫当时也站在一边,露出一口洁白的大牙,笑得特别开心。毛主席在与卡翁达的会谈中第一次在外交场合提到了“三个世界”的理论,令卡翁达耳目一新。毛主席对卡翁达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卡翁达说:“我同意主席先生的分析。” 主席又说:“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卡翁达对毛泽东的深刻分析当即表示赞同。谈累了,卡翁达就取出茶具说:“喝口水吧。”毛泽东哈哈一笑,说:“我用不惯铜茶杯。”说着取出了自己常用的杯子。当时毛泽东的杯子是景德镇的师傅为他专门定做的,胎薄质好,每只只有二两重,卡翁达看了赞不绝口。毛泽东风趣地说:“我的杯虽好,但一摔就碎。你的虽然沉,耐摔。咱们是各有千秋!”说得卡翁达也哈哈大笑起来。这次访问,卡翁达还赠给了周总理一座“红铜台灯”,高43厘米,底座直径14.5厘米,灯座、灯罩均为圆柱形,座壁绘饮水的非洲狮,罩壁绘非洲大象,给造型简易的台灯增添了诸多生机。

图片

翁达是毛主席所说的把中国抬进联合国的几个非洲穷朋友之一,他克服了部族政治的干扰,保持了国内的稳定,建设“人道社会主义”,致力于非洲的团结和统一。他被誉为赞比亚“国父”,是英勇的非洲反殖民斗士,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创造的“全天候朋友”概念历久弥新,生动描述了中赞、中非关系。曾于19676月、19742月、19804月、19882月四次以总统身份访问中国,1991年下野后又多次访问中国。200911月,85岁高龄的卡翁达第七次访问中国。这一次,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到韶山。在他向毛主席铜像敬献花篮时,广场上游客很多,大家看到这位年逾古稀的非洲老人庄严而圣洁的模样,都自发围上来鼓掌。卡翁达停下脚步对人群说:“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也是世界人民的伟大领袖,他的丰功伟绩将永垂青史,他永远值得全世界人民尊重和敬佩。”在毛主席纪念馆,他找到了那张毛主席与他亲切交谈的照片,指着照片中那位皮肤黝黑的青年幽默地问:“Who is he?”(他是谁?)逗得在场的游人哈哈大笑。他还提到毛主席用屈膝礼回应他夫人的屈膝礼,说这表达了对非洲人民的尊重。“我对毛主席的敬佩之情非言语所能表达,希望中国永远沿着这位缔造者和他的战友们所开创的道路走下去。”卡翁达深情地说。2009年11月15日,卡翁达因为他的杰出贡献被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授予“感动中国的五位非洲人”之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再看这个展橱里摆放的多种礼品。最左边一件下面是一串串的珠子,上面有两只弯曲朝上的尖角,这是什么?它是1974年9月多哥总统纳辛贝·埃亚德马赠毛主席的“镶贝双角头饰”。上层左边一件是1973年9月埃及副总统侯赛因·沙菲赠毛主席的“木镶嵌彩色长方盒”。中间这件人物头像很奇特,是1974年10月加蓬总统赠送毛主席的彩绘木雕《面具》;下层中间的一件也是加蓬总统同时赠送给毛主席的姆比古石雕《女子坐像》。石雕起源于岩画,是非洲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姆比古是加蓬首都利伯维尔南部的一座村庄,盛产一种“质如蜡,重如大理石”的石料,是雕刻的上选材料。早在1930年,法国殖民者就在姆比古村组织加蓬艺人雕刻石像。加蓬独立后,政府在此地建立了专门从事石雕创作的石雕艺术村。这件坐像是非洲劳动妇女的形象,粗壮的身躯,健硕的四肢,张扬出勃勃的生命力;而脸上忧郁的表情,似乎在诉说着个人与民族的苦难。上层右边的两个人物头像是1973年11月塞拉利昂总统西亚卡·史蒂文斯赠毛主席的木雕《白·布赖夫妇头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件礼品看上去很奇特,这是1973年2月坦桑尼亚国防和国民服务部部长爱德华·莫林格·索科伊内赠周总理的乌木雕《人物群像》。坦桑尼亚是1964年4月26日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1965年尼雷尔总统首次访问中国,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友好条约》,毛主席、尼雷尔总统等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秉持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亲手缔结了中坦传统友谊。非洲国家赠送的礼品还有1973年3月喀麦隆总统哈吉·阿赫杜·阿希乔赠周总理的“骑马武士铜像”,赠董必武同志的“铜面具”;1973年7月刚果人民共和国(现刚果共和国)总统马里安·恩古马比赠毛主席的木雕《老人胸像》;1974月6月加纳农业部长弗兰克·乔治·贝纳斯科赠毛主席的木雕《人物挂屏》;1976年6月马达加斯加总统迪迪埃·拉齐拉卡赠毛主席的“玉石镶合金单耳瓶”;1976年7月贝宁总统马蒂厄·克雷库赠毛主席的铜雕《杂技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是1973年11月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赠周总理的“彩色玻璃釉陶罐”;这是1973年12月基辛格赠毛主席的“花鸟瓷板画”。还有1974年阿拉伯也门共和国(今也门共和国)协商议会议长阿卜杜拉·本·侯赛因·阿赫马尔赠朱老总的“腰刀”;1974年3月斯里兰卡贸易部长蒂基里·班达·伊兰加拉特尼赠周总理的“镀金雕花鸟纹铜盘”;1974年5月马来西亚总理敦·阿卜杜勒·拉扎克赠周总理的“雪锡光素咖啡杯”;1975年12月美国总统杰拉尔德·福特赠毛主席的铜雕《伟大的美利坚之鹰等许多许多。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