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GLP-1类药物(如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以518亿美元的全球销售额震撼医药界,成为首个突破500亿美元大关的代谢类药物。然而,这一领域的天花板正被不断突破——多靶点联合疗法与全新机制靶点的崛起,宣告了“减肥药2.0时代”的正式开启。 多靶点联合疗法:从双剑合璧到三足鼎立 1. GLP-1/GIP双靶点:替尔泊肽的“首胜” 礼来的替尔泊肽(Tirzepatide)作为首个GLP-1/GIP双靶点药物,凭借20.2%的减重率(头对头击败司美格鲁肽的13.7%)迅速抢占市场。其核心优势在于同时激活两种肠促胰素受体,不仅抑制食欲,还能调节能量代谢,实现更持久的减重效果。 2. GLP-1+Amylin:诺和诺德的新王牌 诺和诺德的复方制剂CagriSema(司美格鲁肽+胰淀素类似物cagrilintide)在III期临床中实现22.7%的减重率,虽未达预设的25%目标,但已与替尔泊肽平分秋色。Amylin通过延缓胃排空、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与GLP-1形成“双重饱腹信号”,成为增效的关键。 3. 三靶点联合:礼来、罗氏重金押注未来 礼来率先布局“GLP-1/GIP/Amylin”三靶点组合,其长效Amylin激动剂eloralintide与替尔泊肽的联用试验已启动。罗氏更是豪掷53亿美元引进Zealand Pharma的Amylin类似物petrelintide,剑指“三靶点复方制剂”。艾伯维、阿斯利康等巨头亦通过BD交易加速入场。 新靶点突围:不止于“少吃”,更要“科学瘦” 1. ACSL5:对抗反弹的“代谢调节器” 首款口服ACSL5抑制剂LX9851在临床前研究中展现出惊人潜力:单药减重的同时,与司美格鲁肽联用可减少GLP-1治疗后的体重反弹。诺和诺德已将其纳入管线,探索口服小分子与注射剂的协同效应。 2. ActRII:减脂增肌的“黄金搭档” 礼来收购的Bimagrumab(ActRII单抗)在II期临床中实现20.5%的减重率,并显著增加肌肉量,解决GLP-1类药物导致的“肌肉流失”痛点。其与替尔泊肽的联合试验已进入II期,有望开启“减重+塑形”新模式。 3. MC4R:罕见肥胖患者的曙光 针对下丘脑损伤导致的罕见肥胖,MC4R激动剂setmelanotide在III期临床中使患者BMI平均降低19.8%,填补了这一领域的治疗空白。 未来趋势:从疗效到体验的全维度进化 1. 疗效突破 三靶点药物如礼来的retatrutide(GLP-1/GIP/GCGR)已在II期实现24.2%的减重率,直指“25%魔法门槛”。 2. 肌肉保护 ActRII靶点药物与GLP-1联用,兼顾减脂与增肌,提升长期健康收益。 3. 给药便利 口服小分子(如恒瑞的HRS-7535)与长效注射剂并行,解决患者依从性难题。 2025年战局前瞻:巨头厮杀与国产突围 国际巨头 诺和诺德与礼来的“双雄争霸“:白热化,CagriSema 代购vx799887580与retatrutide 代购vx306248824的III期数据将决定下一阶段胜负。 罗氏:豪掷53亿美元引进Zealand Pharma的Amylin类似物petrelintide,剑指“三靶点复方制剂”。 中国力量 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GLP-1/GCGR双靶点药物即将上市。 恒瑞、华东医药:加速布局多靶点药物,试图以差异化策略分羹市场。 资本热度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减肥药交易额已逼近2024年全年总量,Amylin、ActRII等靶点成为BD焦点。 结语 GLP-1类药物的传奇远未终结,但下一代减肥药已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更安全、更精准、更持久的减重目标迈进。这场“多靶点+新机制”的竞赛,不仅是药企的技术博弈,更是对人类代谢奥秘的深度探索。您最看好哪条赛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