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子有言:“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孟子一句话,便说出生活的真谛。 日月轮回,斗转星移。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逐渐积累了更多,但精力有限,需学会舍弃。 在人生各个阶段,面对家庭、事业与人际,无法全面兼顾,应有所取舍。 那我们每一个年龄段,该怎么取舍呢? ![]() 十岁:取天性,舍算计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中国现代儿童教育之父陈鹤琴曾说:“要尊重儿童的人格,爱护他的天真烂漫。” 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不要把世界残酷的一面讲给孩子,保护着他们心中的光,孩子才能朝着美好生长。 二十岁:取朝气,舍佛系 《少年行四首·其一》 唐·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陈独秀说:“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 生逢盛世,当有为之。 青春当有为,二十岁风华正茂,应弃“躺平”之念,持追梦之志。 面对质疑与嘲笑,也要坚定前行,活出真我风采。 未来,永远属于“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勇者,属于借一束微光,就能倔强生长的有志青年。 三十岁:取小家,舍应酬 《归家》 清·陈熙治 近乡情更怯,问讯苦难真。 门巷青山旧,高堂白发新。 林语堂先生说:“生活的智慧,在于逐渐澄清滤除那些不重要的杂质,而保留最重要的部分。” 三十而立,回归家庭。 舍弃无效社交,专注家庭温暖。 孝顺父母,体贴伴侣,关爱子女。 家和万事兴,人和财运旺。 人生风雨,家始终是最温暖的港湾。 ![]() 四十岁:取清醒,舍糊涂 《四十》 宋·陈淳 孔子四十而不惑,孟子四十不动心。 尔年已及德未就,可不汲汲痛自箴。 古语有云:“识时务者,为俊杰。” 四十不惑,当取清醒,舍糊涂。 不等时机,不靠他人,不怨命运。 人到中年,试错成本越来越高。 中年之际,清醒抉择,应对变化,活得游刃有余、进退有度。 五十岁:取天命,舍强求 《尽人事听天命》 现代·季羡林 时也命也,善始慎终, 尽人事听天命,不强求。 五十知天命,顺其自然行, 世间波诡云谲,唯心静可平。 古人常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天命既至,修心平常。 放下未得之爱,看淡未圆之梦。 人生短暂,莫与人争,更莫自困。 余生,不强求,不留恋,不执念,先尽人事,然后听天命。 六十岁:取自乐,舍纠结 《六十闲吟》 宋·杨万里 六十身闲百念轻, 午窗睡起书横横。 人生只合安吾分, 莫学痴人较死生。 《小窗幽记》中说:“老年人要心闲,闲则乐余年。” 六十耳顺,当取自乐,舍贪婪。 不要让闲言碎语,影响自己的心情,也不要让“壮志未酬”,左右当下的状态。 可以冲一壶好茶,轻摇蒲扇,感受身边的美好; 也可以选一个心仪已久的目的地,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那时你就会明白:放下无谓的追逐,享受够得着的幸福,是如此自在舒畅! ![]() 七十岁:取童心,舍悲叹 《窗前作小土山蓺兰及玉簪最後得香百合并种之》 宋·陆游 芳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 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古语有云:“老有少年心,疾病去七分。” 一个有童心的老人,会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从而焕发青春、收获快乐。 反之,若时常郁郁寡欢、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则会暮气沉沉、疾病缠身。 人生七十古来稀。 我们虽然无法抗拒生命的流逝,却可以通过养一颗童心,来延缓精神的衰老。 ![]() 人至暮年,该如何保持童心呢? 一来,常好奇、多体验。 不妨学学摄影,留住眼中的春秋夏冬; 或者学跳舞,在每一个日升暮落,翩然起舞。 当你能玩、会玩时,生活就会变得丰富多彩,帮你找回年轻时的感觉。 二来,结童友、拾童美。 可以寻一个“忘年交”,和孙辈一起“瞎聊”,一起游戏,感受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也可以重拾爱美之心,管理好自己的体形、面容、精神和气质。 丰子恺说:“你若可爱,生活就可爱。” 这世间,其实从来就没有大人、老人之分,只有长皱了的“大孩子”和“老小孩”。 未来养一颗童心,不悲叹,不落寞,傲视生命的界限,感受世间皆烂漫。 ![]() 生命,每一站都有每一站的风景。 人生最好的状态,便是享受好每一个当下,守护好该取的,放下该舍的。 正如曾国藩所说:“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往后余生,愿你我能不惧岁月蹒跚,坦然面对所有的取舍与得失,自在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