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赛艇队长 策划:赛艇队长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3000字 阅读需要8分钟 ![]() 这些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甚为火爆,几家新势力品牌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就从名不见经传一跃变成新能源汽车大亨,哪怕是以前跟这方面毫不相关的企业比如造手机的,开发房地产的,现在也愿意试足新能源汽车行业。 ![]() 当前的新能源的主要技术还是以电代替汽油作为主要驱动力,说起来这电动车的理念倒不新鲜,早在一个多世纪前汽车刚出现之时就已经有了电动车,甚至当时这电动车一度压制油车占据了市场主流。那么,在一个多世纪前电动车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又如何被油车挤出了市场?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 ![]() ◇ 图为阿纽什·耶德利克(1800年1月11日-1895年12月13日)匈牙利发明家、工程师以及物理学家,直流发电机之父 电动车的思路起源于19世纪初,当时匈牙利发明家耶德利克制作了一种电磁转动装置,起初他只是想靠这个发明给自己提供一些方便,比如用它代替驴拉磨,随后在试验过程中人们发现,耶德利克发明的这个传动装置完全可以用于推动车辆前进。在此基础上1834年美国人达文波特制作了一台用电动机辅助推动的马车,堪称是电力驱动领域车辆的始祖,不过此时的电动机还有很多问题,故障高难保养都是小事。最大的问题就是这电动车的动力来源是一组不可充电的干电池,因此每次需要更换电池才可以继续行驶,如此麻烦的处理方式也就没引发更多关注,电动车的想法也就被搁置了半个世纪。 ![]() 而真正被正式认可的第一辆电动车诞生于1881年,由法国人特鲁夫发明,这是一辆用铅酸电池为动力的三轮车,到了1884年英国人发明了可以批量生产的电动车时速已经达到14英里,这一成就比卡尔·本兹在1886年发明出三轮燃油汽车还要早两年。 ![]() ![]() 此时电动车技术虽说突飞猛进,但人们在动力选择上还是趋于保守,他们更愿意相信技术成熟但傻大憨粗的蒸汽机,因而最早出现的量产化汽车还是以蒸汽动力为主。1894年,法国人举办了一次汽车比赛,130公里的总路程,102辆车参赛,其中7辆酒精车,30辆汽油车,4辆电动车,28辆蒸汽车,其他车辆33辆,最后只有9辆车跑完全程,轻松跑完并夺冠的并不是汽油车或者电动车,而是蒸汽车,说明此时还是蒸汽动力最为可靠。 然而几年后,电动车的性能就稳稳超过了其他车辆,它操作简单无需换挡,没有噪音震动废气。同时代蒸汽车要不停加水,更夸张的是启动时,有45分钟的预热时间,汽油车虽然没有预热时间但是要先手摇曲柄进行人力启动,具体操作方式可以参考手摇拖拉机启动的画面,而且发动机转速有限制要复杂的换挡,学习成本过高,一般人驾驭不过来,这就导致在这10年多一点的时间里,电动车是一家独大的。 ![]() ![]() 在同时代的汽油车还在和马车抢市场时,1897年纽约街头已经成立了电动出租车队,哥伦比亚公司生产的电动车充电8小时,可行驶80公里,最高时速32公里,完美匹配当时城市交通需求。再加上电动车还有环保属性,人们将燃油车视作巨型怪物,描述它们不断地咆哮,嘎吱作响,扬起对健康有害的烟雾和灰尘。在公共汽车刚投入市场时,伦敦警方在一年内就因为噪音和有毒烟雾,暂停运营公共汽车达8500次。而就在此时,第一辆电动公交车在伦敦问世,人们对这个新事物赞叹有加,认为电车才是未来汽车的主要方向。而根据1900年美国汽车市场数据显示,当时美国汽车市场上,电动车占有量达38%,蒸汽汽车40%,燃油车仅22%,看上去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 ◇ 图为1907年,电动卡车在伦敦火车站集中充电 可好景不长,无论在19世纪,还是身处21世纪的今天,电动车始终被三大问题困扰,造车成本、里程焦虑、充电问题。在电动汽车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当时各国的城市间道路发展尚不具规模,对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要求相对不高,电动车的缺陷显露的并不明显。 然而此时正是美国城镇化飞速发展时期,1860—1910 年间美国中西部城市人口从600万人猛增到了4200万人,大城市周边的郊区和卫星城规模急剧扩大,出于通勤的需要,人们已经不满足于驾驶汽车在市中心或者说一二环内行驶了,开车去郊区甚至去别的城市成了一种刚需,这个时候电动车续航短、充电不方便、充电慢的弊端就被放大无数倍。此时的电动车经过技术更新,也能把续航力加到100英里,可是这个性能对燃油车来说更好解决,只需要换个更大的油箱就完事了。 ![]() 除此之外,燃油车的用车成本也急剧降低。此前燃油车成本高来自生产成本和动力成本,起初燃油车和电动车的成本都差不多,都是1000多美元,因为燃油更贵所以人们更倾向于买电车,1901年德克萨斯油田的发现让汽油比瓶装水更便宜,1908年亨利·福特又引进了流水线生产技术,拳头产品福特T型车正式问世,汽车价格立刻从1000美元下降到850美元,随着福特T型车产量飙升,价格后来更是降到了360美元,大概相当于这时工人一年的工资,当价格被打下来时,再讨论它是否环保就已经不重要了。随着福特汽车大规模占领市场,原来属于电动车的市场份额自然被瓜分殆尽。 ![]() ◇ 图为世界上第一千万辆福特T型车下线 其实福特在打下燃油车价格时,他也有打下电动车价格的机会。福特和爱迪生是旧相识,早年间福特还给爱迪生打过工,提出自己的造车构想时获得了爱迪生的大力支持,甚至拥有在爱迪生工厂里造车的特权。等到福特T型车走向市场后,两人决定再次合作,1914年爱迪生曾经发表演讲,说两个人正在研究廉价电动车的生产技术,请广大消费者拭目以待。但事与愿违,两个行业顶尖人物的合作最后以福特亏损150万美元而告终,有阴谋论的说法是石油资本存心嫉妒,动用各方关系在两人的合作领域下绊子,使得福特电车不了了之。其实更靠谱的说法是爱迪生提供镍铁电池作为汽车动力,不仅价格昂贵,性能还很不可靠,这才是让福特最终选择放弃的重要因素。 ![]() ![]() 随着城市化规模扩大,燃油车价格下降,电动车的命运已经是日薄西山。不过此时它还有一大批忠实粉丝,城市中的有钱阶层,尤其是富家小姐阔太太们,电车由于噪音小、没有尾气、车身干净、启动优雅,仍然受到富人群体的青睐。不过这些优势后来也被技术的进步一一化解,1919年福特汽车率先采用了电动自启动器技术,这样燃油车的启动过程也变得优雅起来,这项发明几乎成为压垮电动车的最后一根稻草,到了上世纪30年代全美国只剩下4家公司还在生产电动车。 此后的几十年里,电动车都有过短时间内的短暂回潮,比如日本在40年代、美国在70年代都尝试研发过家庭电动车,这些产品的时代背景都建立在石油缺乏之上,也就是说它们始终被看成燃油车的替代品,一旦解决石油危机,电动车就结束了备胎的使命。现在种种因素加在一起让电动车得到再次回潮,而电动车只是新能源汽车的一种表现形式,那么新能源除了电力以外还会不会掌握其他成熟动力,电驱动能不能彻底取代燃油驱动,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