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中时得过严重鼻窦炎,头晕难以起床,浑身乏力,不能学习。无独有偶,当时整个学校患鼻窦炎的学生很多,有些严重的一学习就头痛,被逼退学,有一位成绩名列前茅的同学就因此病退学了,与高中无缘,与大学无缘。 估计与当时的饮食和受凉有关,住校,每六下午回家拿咸菜,晚上回来继续上课。一周就吃一大瓶子咸菜,吃不到任何青菜,现在很多孩子都不吃青菜,当时我们一周只有周六下午回家才能吃上白菜,其它时间都是与咸菜为伴。 所以鼻窦炎患者一定要多吃新鲜青菜,禁食各种腌制品,也不要吃猪肉,这个很关键。鼻窦炎之所以难治,绝大部分原因是抱侥幸心理,饮食不当。 治疗鼻窦炎的中成药很多,但是根据我的临床经验,有一对组合,更适合儿童鼻窦炎,虽然见效慢,并且还容易出现“上火”的副作用,但是疗效更佳持久稳定。 《内经》有关鼻窦炎的经典论述就是“胆移热于脑”,黄疸皮肤发黄和鼻窦炎流黄绿鼻涕,在现代医学看来风马牛不相及,但是根据中医象思维,最直观的原因都是胆之湿热外泄,只不过一个是皮肤,一个是鼻腔而已。 基于这个思路,我选用茵栀黄颗粒(口服液),就是经方茵陈蒿汤,治疗黄疸的。但是若把茵陈蒿汤仅仅限制在治疗黄疸,那就太大材小用,太屈才了。 为了断湿热来源,搭配上健脾的药物,大道至简,选用四君子颗粒。很多儿童吃药丸或者药片、胶囊比较费劲,所以我选择颗粒剂型或合剂。 这对组合重复有效率还是很高的,尤其是轻微鼻窦炎,比较严重的,先吃汤药或中药泡脚,病情稳定再投这个中成药组合,灵活应对,不可胶柱鼓瑟,刻舟求剑。 一般连续服用一个月为一个周期,吃上几天浅尝辄止,蜻蜓点水,没用。服药过程中,大便一天一至两次,略微稀为佳,可以根据大便性质调整剂量,茵栀黄有通便作用。 还有一个副作用,有的人吃这个组合有点上火,很多人纳闷,这一般是“湿退热出”,湿邪退了,里面裹挟的热邪被释放出来,于是出现上火症状,一般不用太过焦虑担心,配合喝点芦根泡水喝即可解决。 这个鼻窦炎,曾忍受其苦,我研究了很多,治疗的患者也很多,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今天的我,也早已不是当初刚坐诊时的我,如同古希腊那艘忒休斯之船,不断成长变化。虽然一些疾病,中医治疗起来依然是块难啃的骨头,但是整体有效率不断提升,很理想的有效医案不断涌现,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