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阳来阴受、阴来阳受 山势陡峻为阴,山势平缓为阳,山势陡峻的位置,点穴需要在平缓地带,为阴中取阳,地势平缓的位置,点穴需要在凸起的位置,为阳中取阴。平缓的脉来有脊,入穴处有窝,谓之阴来阳受。脉来微平,入穴有突,谓之阳来阴受。其实是凹者为阳,凸者为阴,一凸一凹,一阴一阳,大地结穴有此为阴来阳受,阳来阴受,急取其缓,缓取起突。 阳在阴不息,阴在阳不离;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故天地配之以阴阳。所以说阴阳互根。只有阴阳调和方能万物而生。 4、窝钳中寻微突,乳突寻微窝 龙脉结穴的地方一定会开窝,如开窝较小,窝内微平或微凹,称为窝穴或钳穴;如开窝较大,窝内会再起微突或微乳(如开窝较大,窝内又不生乳突,为气散不聚,窝是死窝,不结穴),称为突穴或乳穴。 龙脉结穴呈窝状的称为窝穴;呈椭圆状或长窝状的称为钳穴;大窝中有小圆突的称为突穴;大窝中有小乳突象垂乳一样的称为乳穴。地面一片平(凹),中间无微乳微突,则内无生气,这种地称为纯阳地,纯阳地不结阴穴,只可做为阳基。如果地面象一块覆嵴,中间和四周没有一点平凹(聚水)的地方,水向外流,气向外散,这种地称为纯阴地,纯阴地也不会结穴。 总体来说,乳突为阴、窝钳为阳,阳中取阴,阴中取阳,窝钳中寻找微微的乳,或者微微的突。乳突中寻找微微的窝,或者微微的钳,也就是窝中有突,突中有窝,钳中有乳,乳中有钳。这是风水点穴的关键技巧。 5、龙虎山低,穴亦低 寻找到龙脉落穴的地方后,墓穴的位置点在什么地方非常重要,穴点的位置或高或低、或左或右,都会影响到后代子孙的吉凶祸福和兄弟姐妹之间的偏差。点穴要看穴场的地形和周围的山势而定。如果四周山势高昂,穴地又狭窄,则穴应点在稍高一点的位置,如点在低处,有被周围山势逼迫之感,主不吉。如果四周的山势较低平,穴可点在稍低处,要使穴地周围有砂护卫,使穴不受风吹,如点在高处,穴被风吹,则穴内气散。如果四周的山势相对于穴的位置不高不低,则穴可点在中间的位置。 龙虎山低,穴亦低,龙山有情,穴在左,虎山有情,穴在右,龙虎皆有情,不高不低,穴居中,龙山欺穴避其龙而依虎,虎山欺穴避其虎而依龙,龙山先到,则收龙,虎山先到,则收虎,无龙要水绕左宫,无虎要水绕右畔。 6、平阳一突值千金 平原地势平坦,平坦属阳,凸起属阴,应该阳中取阴,古语说:平阳一突值千金,一般点穴在地势高起的地方。 有风水师误认为平原地不怕风吹,点穴高低无妨,其实平原地也怕风吹,也要讲藏聚。“藏聚”之意并非要求穴一律点在低窝中,而是要求穴四周要有低砂环抱,无论穴点高低,只要周围有低砂环抱,即为藏聚。无论山区平原,穴点的位置都要高低相称,要高不露风,不斗煞;低不脱气,不犯冷。穴高无砂抱护则露风,穴低脱脉无气则犯冷,露风主凶,犯冷退败。 7、穴位与四相 如果点穴时遇到穴地的龙虎二砂有一边宽松一边紧夹的情况,穴应点在稍紧凑的一边;如果龙虎二砂一边高一边低,穴应点在稍低的一边,如点在高的一边,则穴有受压的感觉,为近煞,主凶。 穴地后面的山称为玄武,前面的山称为朱雀,如玄武高耸,则点穴时稍靠下一点,如朱雀山太高太近而逼穴,则点穴时要靠后一点。 穴地四周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砂均要开面向里,如背朝穴而面向外,则属背主无情,如有压迫穴场的现象则更凶。 —老鹰下涧 如果龙脉落穴的地方水斜山乱,而由于龙真穴的又不忍相弃,这时可将穴点在窝中,让两边龙虎紧抱,前案关固,使龙穴藏聚,正所谓一藏当百煞,尤如大将坐镇中军,任凭外面撕杀,不会危及穴场。 8、穴后不可低矮、空缺 点穴时要注意穴后的玄武山,玄武山为坐山,坐山不可空缺,坐山忌空不忌短。穴后的玄武山要一层高过一层,为后山硬,主有人丁。如穴后低,也要紧挨穴后面高起半圈,使穴后有脉气护卫。穴后面的水要绕归穴前汇聚,为我所用,方为合格。穴后的水如绕归穴前,穴后的气也会绕抱穴场,不怕穴后低,只怕水不入怀。 如穴后地势一层比一层低,水又向穴后径直流去,穴后被风吹射,不仅人丁不旺,而且家中人易患脑血栓、脑溢血、精神病等头部疾病,子孙会逐渐走向衰败。有人说平原地点穴要坐空朝满,此言切不可轻信,坐下空旷,真气全无,本主不在,坐下不可空,前朝也不可空,若用平洋坐空朝满法,必须坐下有气,穴后近处有脉护卫,穴后之水要从龙虎两侧绕归穴前,或绕归穴前一侧。平原龙结穴和山龙结穴是一样的道理,坐下不可空,前朝也不可空,还要两膀有龙虎护卫,使穴内气聚风藏。关注公众号:赖布衣文化甲、赖布衣文化乙、赖布衣文化丙 9、来脉急强,点穴宜偏 点穴要注意来气的强弱缓急,如果来龙气脉和缓,稍微屈曲入首,点穴时应正对入脉处下扦,使气从穴顶正面入棺,顺应龙脉来势放棺,开井易浅不易深,深则过于散失脉气。 如果来龙气势雄长,脉急强硬,点穴时应该偏靠一边,侧受龙气,减缓强急气脉的冲击,穴点在平缓的地方。 点穴首当依据龙气入穴的不同,察知生气所集中的地方,放棺以乘生气,要避死挨生,避煞挨生。点穴的方法难以尽述,要根据地形和地气的不同而灵活运用,不能按图索骥。 10、上有三分11、下有三合 12、金鱼蝉翼 13、 前亲迎送 必端必正无偏倚,些法由来世罕明。 合襟者,分水之交合也,以其如衣襟之巧合而无丝毫之偏倚,故说是合襟,安葬之法,惟以前对合水之合襟,不偏不倚,必端必正,只此一法,别无二门。此为前亲迎接之法。世人罕明,故安葬失真,福未至祸先临,殊堪心痛,今披示蕴奥,泄尽天机,则葬法从此得真,趋吉避凶,当有把柄矣。大抵合襟,大经也,前亲接迎,大法也,经法既明,自然得手应心,而无[毫厘千里,一指万册]之虑也。 ![]() 14、 倒杖放棺 球檐之下合襟上,枕对无偏即放棺。 倒杖者葬法之真诀也。用杖之法,先于入首星辰,察其脉络自然之来势,以定内气,顺适其情,不远其理,使前后左右合乎天然情势,枕圆就尖,不逾界穴微茫之水,知生气之所铺,而放棺以乘之也。内气既定,随即转身看杖所指,以察其外气,然后将杖后枕圆前对尖到一直杖,再将杖穿对左右微茫护穴之纱倒一横杖,以安葬口中十字,即天心十道,其十字用石灰画定,以做前后左右准则,又将杖竖在十道中心,复前看后看,左看右看,察其来脉,相其情形,脉不缓不急,则定穴于中,急则从横杖面前一二尺,缓则从横杖退后一二尺。脉斜来推左,从直杖挨左一二尺,脉斜来推右,从直杖挨右一二尺,斟酌以定金井,自无毫厘之差,至于尺数多寡,在人意会,要在球檐之下,合襟之上,枕对无偏,对出太极晕二圈之外也。 ![]() 15、 深浅 高山止于明堂并,平地还深一尺安。 山地属阴,湿气较重,脉络明显,弃死雄强,生气上浮,死气下沉,故宜浅葬,不可太低,太低则不能乘生气,恐犯死气也,平地属阳,湿气较少,脉络微茫,气势平缓,生气下藏,死气上行。故宜深葬,不可太高,太高则不得乘生气,恐风吹散而犯死气也。深浅者作法也,浅似天穴,深似地穴,统同也,似天非天,似地非地。辨异也,大抵深浅,大纲也,平地高山,大领也,纲领既审,则万目斯举,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则在读者之自悟也。 急脉缓处取,缓脉急中求。山仰就中上,山倾退步安。 雄就雌串其雌,雌就雄串其雄,雌雄相就串其中。禽在头上寻,兽在尾或腰中取。 窟中取突,突中取窟,虚中取实,实中取虚。琴上马直取其横,马上琴横取其直。镜中灯暗中取明,灯中镜明中取暗。 石中玉粗中取细,玉中石细中取粗。土山寻石处,石山寻土处。核中仁死中取生,仁中核生中取死。 落水之牛鼻仰成吹形,出渊之龙气直看吐处。青蛇赶蛤辨其眼,金莺打兔专视低。下山之虎寻卧处,落鸦叼尸观其尸。 青龙贯水孤身不忌,蜈蚣出土无足何求。将军端坐取正脐,婴儿坐地亦同然。人形多处有吉穴,若现阴阳穴更佳。 倒地金钩钩处取,倚壁扫帚高中求。喜鹊卸木横放棺,紫燕归巢顺取气。美女梳妆乳中摇动,孩儿坐帐肾内呈祥。 醉翁跌足动转无定,仙人脱履前趾可寻。坐虎咬尾观其尾,狮子戏球看其球。向天铜锣取其锣,金盘摇珠求其珠。 粪箕之形取其中,倒地木取其横筲。鸡入笼狭处容身,鹅抱卵高处求生气。壁上挂灯后龙如壁,仙人献掌手中开窝。 冲天凤首尾俱实,落水蟹两眼堪裁。针求其鼻,剪取其眼,刀斧取其握处。牛取腰狗取肢辨其睡卧,象鼻卷水马饮泉审其饕餮。 将军射箭到城头,乃是下无气而撞上(取上)。走马结于独(立)山,奇龙结于高峰。藏龟结于田心,回龙结于旷野。 仙人撒网取其网,蜗牛上山取其腰。五凤朝阳寻其巢,万马归槽取其槽。凤凰鸣唤寻开口,金猫扑鼠寻鼠身。 母猪带崽乳中取,黄狗练窝腰处求。腰子形求中凹,开眼蟹凸处寻。双童念书书中取,嫦娥奔月掌中寻。 将军钓鱼寻鱼身,美女晒身阴处立。螺旋取边处,梅花点中心。白鸽下山寻鸽巢,老鹰扑地看食物。 金盆但看中心点,玉碗还于食中求。活鱼取气泡,死鱼取鱼身。多形之山看明堂,四维端庄方寻处。 八面来龙先寻主,主次分明方寻穴。沙证明堂水证穴,此为寻龙点穴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