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737年-792年),是唐代中期的文学家、官员、诗人,他的诗作多被称为“韦诗”。 韦应物是唐玄宗时期的人物,出生于陕西渭南,曾进士登第,历任集贤校书郎、翰林学士等官职。他也在诗歌、散文和辞赋等多种文学形式上有所创作,并因其优秀的文学成就而成为唐代优秀的文化名流之一。 韦应物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既有卓越的才华,又有卓越的品德,留下了很多人们传颂的小故事。 1. 捐资兴学 韦应物对教育非常关心,他捐出自己所有的家产,铺建了渭南一所大型学府,并聘请了许多著名的学者来教书育人,致力于普及教育、激发人才。 2. 松饼救国 韦应物在领导渭南抗击资本反动派的斗争中,发现士兵们缺乏食物,于是韦应物就亲自动手烤松饼,分给士兵们吃,救济饥民,赢得了广泛的支持和赞赏。 3. 谏言救民 韦应物历任多个地方官员,特别重视民生改善。一次,当他在洛阳做官时,发现百姓们不堪重负的困境,向当时的山西节度使郭子仪建言,为此指出院官一时财政得以扶持百姓解决困难。 4. 伸张公理 一次钱粮抵足不足的争议,有人向韦应物求助,他公断钱数是足的,但不够份子数,立即以自己为代表,并就此写下一首诗来表达己意。 以上所提到的故事不仅展示了韦应物卓越的才华和宽广的胸怀,更体现了他倡导和支持民生改善、公正替人、救济百姓的为政之道,对韦应物的文学形象形成了鲜明的补充和历史价值的体现。 韦应物的代表作有《滑稽诗》、《菩萨蛮》、《芦花》等。其中,《菩萨蛮》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表达了他思念远方妻子的诗歌,曾被米芾赞誉为“千古绝唱”。他的作品注重表现思想感情,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对唐代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作品涵盖诗歌、散文、赋等多个文学门类,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下面对他的作品进行简要的赏析: 1. 《菩萨蛮》 《菩萨蛮》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中用佛教意象化解个人情感,给人以超脱、饱满的艺术感受。从外形看,这首诗能做到节奏优美,朗朗上口,行文流畅;从内在看,其表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将个人情感化为一种超脱的感觉,既有个人情感的发泄,也有超越性的象征含义。 2. 《长安古意》 《长安古意》是一首七言诗,又名《秋夜感怀七绝之一》。此诗是对唐玄宗时代长安的怀念之情,表现了作者想要重返昔日美好的生活的强烈愿望。这首诗总体来说节奏优美,抒情明快,意境清新自然,是唐代优美纯净的山水诗歌代表之一。 3. 《江南好》 此作品是韦应物咏赞江南风情的七绝诗,利用精湛的贵族言辞,表达了对江南人文、自然之美的赞颂,富有韵味的诗句,情感真挚,措辞简练,浑然天成,为江南诗派的杰出代表。 4. 《杂诗》 《杂诗》是韦应物的一部诗集,内容包括多种类型的诗歌,如山水田园、士人闲情、哀怨之作、时事议论等。整部诗集风格自由、清新纯净,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此外,韦应物在《杂诗》中的好友、风景、爱情、政治、哲学都有深刻的描绘,更是唐代诗歌的珍品。 总的来说,韦应物是一位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其在文化、社会等方面的贡献,是中国古代文化历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