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碰到个有意思的事儿。 我那发小老李刚装修完新房,兴冲冲地邀请我去参观。 结果刚进门,就听见厨房里“滴答滴答”的声音。 一看,好家伙,水管接头那儿直往下滴水! 老李脸都绿了,说装修队刚走没两天啊。 我蹲下一瞧,嚯,这接头焊得跟狗啃的似的,难怪漏水。 这事儿让我想起这些年遇到的不少类似案例。 说句实在话,现在装修市场上那些所谓的“水电工程师”,有些连最基本的手艺都没学明白。 就拿水管焊接来说,手法不对,温度没掌握好,焊点不饱满,这都是常见问题。 更别提那些为了省事偷工减料的了。 其实啊,水电改造看着简单,门道可不少。稍不注意,轻则返工费钱,重则酿成大祸。我给大伙儿总结了14条监工要点,都是些实打实的经验,希望能帮你们在装修这个坑里少摔几跤。 【常见误区】 先说说那些常见的坑,好让大家提高警惕: 横平竖直就是好? 不少人觉得管线布得整整齐齐的就是专业。其实啊,过于死板反而不好。线路应该走最短路径,减少弯头,这样不仅省料,还能降低故障率。 便宜就是省钱? 有些业主为了省钱,挑便宜材料。结果呢,没用多久就出问题了。记住,在水电上省钱,那是在拿安全开玩笑。 全靠经验? 有些老师傅凭感觉干活,不画图纸,不做记录。这种做法看着省事,其实特别危险。万一后期出了问题,谁找得着管线走向?
【解决方案】 接下来说说具体怎么做: 材料选购 水管推荐用PPR管,壁厚至少3.4mm。电线必须用铜芯的,主线2.5平方,灯线1.5平方。买的时候仔细看包装上的“GB/T”认证。 线路规划 施工前,一定要先出详细的点位图。厨房、卫生间这种用电大户,最好单独走线。
【老王独门绝技】画图的时候,用不同颜色标注强电弱电,再用虚线标出预留位置。这样一目了然,特别方便。 布线原则 记住“电上水下”,强弱电要分开走。还有,水管间距保持15cm以上,减少互相影响。 预留原则 门厅要留个五孔插座,方便给电动车充电。厨房操作台至少留4个五孔插座,够用不腾挪。 防水处理 厨卫的防水别马虎。做闭水试验时,蓄水高度24小时不少于20mm,观察48小时无渗漏才算及格。
- 测试验收
这步最关键。用万用表测试每个插座,用相位检测仪查找火零线,还要做跳闸测试。
【老王提醒】测试时一定要全程在场,别全权交给施工队。 布线技巧 穿线时,线管内至多装55%,留足余量。出线口要加护套,防止磨损。 接地工作 所有金属外壳的电器都要接地,这是保命的活儿。地线用黄绿双色线,截面不小于2.5平方。 配电箱选择 根据用电量选择合适的总开关。一般家用100A就够了。记得装漏电保护器,这是防电击的关键。 强弱电分离 有线电视、网线这些弱电,要和强电至少隔开15cm。交叉时用锡箔纸包裹,防止干扰。
水管选材 除了PPR管,不锈钢管也是个好选择,就是贵了点。无论选哪种,接头一定要做热熔,冷接头迟早要漏。 开关插座位置 根据家具摆放,预先规划好开关位置。床头、沙发旁边的插座记得多留几个,够用够方便。 浴室布线 浴室内的开关插座要用防水型的。还有,浴霸、换气扇要单独走线,别和照明插座共用。 施工记录 让施工队把管线走向拍照存档,最好做个360度全景。省得以后维修找不着路。
【预防建议】 最后说说日常维护: - 不用的电器记得拔插头,特别是热水器、空调这些大功率电器。
电路问题看着复杂,其实掌握了要点也不难。 关键是要重视,别觉得无所谓。 毕竟咱们每天都要用电用水,安全问题可马虎不得。 要是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随时问我,我老王几十年摸爬滚打的经验,就是为了帮大伙儿省心省力不吃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