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 以下介绍“硬山山墙作法” ![]() 硬山山墙作法 ●![]() 硬山山墙的外立面由下碱、上身、山尖、拔檐博缝四部分硬山山墙的内立面由下碱、上身、山花象眼三部分组成 (一)下碱 下碱高度可按柱高的3/10,砖的层数为单数,习惯上不超过13层,故讲究者有“十三层下碱”之说 里皮靠柱子的砖砍成“六方”八字形状,两块八字砖之间露出柱子的部分叫做“柱门”。柱门最宽处应与柱径同宽。 下碱外立面是该房屋使用材料和做工最好的地方,经常使用石活 有角柱石的,排砖应从中间起手(开始),三顺一丁作法的还应以“座山丁”起手。座山丁是指正对正脊的地方每隔一层放一块丁头 下碱外立面柱根处砌筑一块“透风”砖;下碱用停泥砖等小砖的,透风要放在第二层之上,下碱用城砖的,透风要放在第一层之上;内部用板瓦包砌木柱,保持空气流通。 (二)上身 上身应比下碱厚度稍薄,退进部分叫做“花碱”。干摆、丝缝墙花碱:0.5~0.8cm 里外皮为整砖露明的,都退花碱,内皮为抹灰作法,不退花碱。 (三)山尖 1.主要作法: 大式山墙的山尖拔檐以下部分与上身作法相同 小式山墙的上身如果是抹灰墙心,山尖(外皮)也可全部用整砖砌筑,叫做“整砖过河山尖”,简称“过河山尖” 山尖的样式:两类,一类是尖山,另一类是圆山 尖山用于有正吻的大式建筑和清水脊或皮条脊作法的小式建筑 圆山用于卷棚屋面,即垂脊为罗锅卷棚作法的大小式建筑 EN硬山山墙实例 ![]() ①操作要点: 退山尖 敲山尖:山尖为两条弧线,前后坡对称,砌筑时就需要加工砍制砖,通过每一皮砖,砍出弧线,然后砌筑,工序为“敲山尖”。敲山尖后,上面砌筑砖檐、砌博缝、下披水排山或排山勾滴(小式称为铃铛排山) 如何敲山尖? 敲山尖又称“敲槎子”,敲槎子要栓三道线,一道立线和两道槎子线。这三道线合称:“葫芦线”。栓线的方法:(是一道推理题,计算题,详见瓦石作法) 拔檐与博缝: 山尖之上为两层拔檐与博缝砖 官式建筑硬山拔檐与博缝的出檐尺寸为:“六、八、十” 博缝砖出0.6寸;二层檐0.8寸;头层檐1寸(3.2厘米) 博缝的种类:方砖博缝、三才博缝、陡板博缝、散装博缝 方砖博缝:尺二方砖博缝、尺四方砖博缝、尺七方砖博缝 三才博缝:大三才博缝(1/2尺四)和小三才博缝(1/2尺二) 陡板博缝:停泥砖、开条砖、四丁砖或城砖等条砖陡砌而成 散装博缝:开条砖分多层卧砌而成,博缝头仍为方砖 博缝样式的选择:应结合博缝高度、作法的讲究程度、建筑之间的关系综合考虑;博缝的高度为1~2份檩径,另视建筑等级酌定,一般可稍小于腿子宽(腿子:小式=里外包金+1.5寸);例子:正房山墙为细砖作法,檩径为25厘米,腿子为1.6尺,博缝则可定为尺四方砖博缝,耳房也可选用三才博缝或陡板博缝。 博缝的砌筑类型等级应与山墙下碱相同。 ②操作要点: 山尖与砖檐博缝的施工,统称为“封山、下檐、熨(yun)博缝” ①下檐子 两层拔檐在墀头梢子处与两层盘头交圈 尖山样式:前后坡的砖檐在脊中处相交应符合“前坡压后坡”的规制 ②串金刚墙 苫小背:在砖檐或博缝安放完成后,在后口、上方位置抹一层大麻刀灰,反复轧实,可以有效增强防水效果 ③熨博缝 博缝头上棱应与檐头连檐上的瓦口最低处同高 从山墙正面看,连檐和戗檐都应被博缝头挡住 披水砖在山墙侧的出檐不应小于披水砖宽的一半 ![]() 细细观察这砖雕工艺,线条流畅,活灵活现,那叫一个漂亮 ![]() 阅读《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总结施工工艺,阐述关键要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