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相信吗,全世界都在托举你

 Richard_X 2025-05-02
给你有深度的阅读与陪伴




图片

来源 | 雯书房

作者 | 未知

校对 | 明

1、心安是修行的基础,只有在心安的基础上精进修行,才能最终获得圆满。若无此基础,便无法建起高楼,这一见地至关重要。

菩萨若要入世度众生,务必修习定力且不着相。首先要有定力,如此在行菩萨道时承受力才会强,不会在乎别人的言语。

同时还要不著相,度众生而实无众生可度,随缘去做,做完即放下,不求回报,这样才不容易受到伤害。

2、感恩地生活,你会发现爱无处不在,会看到身边每时每刻都有阳光,也会无分别地积累功德。由感恩而生惭愧,便能减弱你的贪、嗔、痴、慢、疑,进而无所求地奉献、帮助他人。

由此洗刷你心性上多生累积的污垢,让你拥有一颗细腻的心去体验别人的疾苦,从自私中走出来,最终得诸佛心印,成就菩提道果。

3、无论我们生活奢侈还是节俭,内心都一定要觉照自己对物欲的贪婪以及是否存在恐惧(比如害怕贫穷、担忧福报耗尽、害怕贫穷降临的恐惧,即不想穷、不想恐惧),恐惧没有吃的、恐惧饥饿等各种恐惧,还有对物欲的贪念。

如果没有这些恐惧和贪婪,再去倡导节俭,要求别人不要把东西放坏、不要浪费。若我们自身存在这些问题,应马上警觉并改正自己。

4、“功德”需要观照自己的内心,在行善过程中观照内心,去除贪嗔痴慢疑,如此便能立刻增加自己的修行功夫。

观照到念头的生起与消失,要去反省(修正):为何自己还有这个念头,为何贪嗔痴慢疑的念头还会出现。虽有空性见地,但为何还会烦恼、还会贪念不止、还不能看淡?自己还执着于何处?这便是觉照。

并非无意识地看着念头起起落落,仅仅觉知到是不够的,要做到下次不再让这些念头生起,这才是修证,要让这些念头消失且不再出现。

图片

5、佛说一切如梦幻泡影之时,便是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无法影响你,你便做到了。你在这个世界的所有行为,都如同在梦中……因为其中无我,没有人来承受痛苦,也没有人来享受烦恼。

你认为自己在烦恼、在痛苦、在快乐,其实都是假的。安住于此,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该工作仍要工作,但内心不会被某种渴求纠结。

不会焦躁不安,也不会有强烈的得失感,因为你知道得失都一样,都是在梦里的得失,如此你便不会被得失强烈地干扰,生活也会自在一些。

6、这是一个建立在喜乐之上的世界,喜乐极大充足的世界。

只要你允许喜乐的潮流自由的流动,你就很感觉非常非常好;而当你对它有所阻塞时,你就很感觉不通透。

只有一种“纯善”的或“喜乐”的潮流,你可以顺应它,也可以阻挠它,而你的绝妙的情感会告诉你,你到底是什么样的状态,你是在顺应这股纯善的潮流,或是在拒绝和它的联系。

7、觉醒就是从自己内在改变,不是说谁把你叫醒。自我束缚指的是自己把自己捆住了,在生生世世的轮回中,我们被这个自我意识,被这个小我所捆住。

真正的你内在的那个神就是佛。

当你向外寻找的时候,你什么都找不到。

而当你向内寻找的时候,那里有一个无限的爱,无限的智能,无限的力量在等待着你。

全世界都在托举你,爱一直都在你身边。






图片


爱自己,是一生重要的课题。学会爱自己,才会爱他人;学会爱自己,他人才会懂得如何爱你;学会爱自己,才会与自己和解,与他人和解,与世界和解。

从今天起,做自己的光——不完美,但足够明亮。


文章来源于【雯书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