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养阳黄金期!手脚冰凉的人必看的补阳秘方 夏天到了,不少人纳闷:天气这么热,为什么还要养阳气?其实越是炎热的夏天,越要注意养阳。中医常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天虽然外界阳气旺盛,但人体出汗多、贪凉饮冷,反而容易损耗阳气。等到秋冬季节,阳气不足就容易怕冷、感冒,甚至引发各种虚寒病症。特别是本身就手脚冰凉、怕冷的朋友,更要抓住夏天这个养阳黄金期。 阳气不足有哪些表现?最典型的就是怕冷、手脚冰凉。有的人不光手脚发凉,连肘膝关节以下都是冷的,还经常感觉腰腿无力、腰膝酸软冷痛。如果你也有这些症状,说明体内虚寒较重,阳气已经很不足了,需要及时调理。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经典的补阳方子——六合散。这个方子出自清代医家孟文瑞的《春脚集》,专门针对阳气不足的各种症状。它由六味药材组成:肉苁蓉9克、巴戟天9克、小茴香9克、破故纸(补骨脂)9克、杜仲9克、大青盐9克。下面来详细说说每味药材的作用: 肉苁蓉:生长在沙漠的'温补之王'。沙漠日照充足,肉苁蓉吸收了大量阳气,但又富含水分,补阳却不燥热。古人形容它'温而不热,补而不峻,暖而不燥,滑而不腻',是非常温和的补阳药材。 巴戟天:同样是补阳良药,质地柔润,和肉苁蓉搭配,能增强温补效果。 破故纸(补骨脂):别看名字奇怪,它可是补阳的重要药材。能温补肾阳,通命门,暖丹田。 小茴香:辛温散寒,芳香行气,特别擅长温暖小肚子。和补骨脂一前一后,把身体暖得透透的。 杜仲:补阳的同时还有止痛作用,尤其对腰膝酸痛效果显著。民间常说'腰杆痛,吃杜仲',《本草汇言》也记载它'凡下焦之虚,非杜仲不补;足胫之酸,非杜仲不去;腰膝之疼,非杜仲不除'。 大青盐:作为药引子,能把药性引到下焦。下焦是阳气的发源地,有了大青盐的引导,药效才能更好发挥。 这六味药材搭配在一起,既能补肾阳,又能健脾胃,实现脾肾双补。因为阳气发源于肾,补充于脾胃,脾肾阳气充足了,全身阳气自然就足了。而且这些药材大多药食同源,安全性高,适合长期调理。 服用方法: 1. 汤剂:先将肉苁蓉、巴戟天、小茴香、补骨脂、杜仲五味药材加水煎煮,过滤掉药渣后,加入大青盐溶化。分早晚两次服用。 2. 散剂:将六味药材打成细粉,每次取6克,用温开水送服,一天两次。 需要提醒的是,虽然六合散是温和的补阳方,但热性体质、阴虚火旺的人不适合服用。如果服用后出现口干、上火等症状,建议先停服。调理身体贵在坚持,建议连续服用2-4周,同时注意避免贪凉饮冷,保证充足睡眠,效果会更好。趁着夏天阳气旺盛,赶紧把丢失的阳气补回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