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是“永熙随笔第4767期原创作品”) 人与世界之间的深度链接,在大多数情况下其实并没有期待中的那么心心相印及高度同频,相反链接中却充满着支离破碎(即超出曾经自身预想及接纳范围之外的情绪剧烈波动)、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那裂痕般的分歧、形如暗流涌动般的“争取各种与人生的主动权相关的力量、执着于在链接的每一节点上都能满足自身全能型自恋”,似乎在每一次与世界的链接期间,总有一双眼神在充满评判地凝视并监视自己的每一细微需求及感受、总有某些引起自身剧烈情绪波动的人与事企图把当下那不知所措的自己带回某个曾被卡住很久的创伤情结中(就好比平时骑行期间,每当鸣笛声把戴着耳机的我给吓到,以及受惊吓后我所产生的剧烈情绪波动,就是过去卡在某个创伤中的自己与世界之间的深度链接,无数次越来越愈烈的“惊吓”让“现在的我”越来越深度地与过去的自己产生链接,不论链接中充满多少时刻的不接纳、回避、支离破碎般的暴怒与恐惧于不被看见及遗弃的哀伤,这都是成长经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无数的人都误以为“内心与现实之间的对话、敞开心扉地深度链接,永远只充满接纳、平和、达成共识以及那流淌自如地灵性与智慧;坚强、真诚、聪慧之间永远都不夹杂敏感脆弱、虚伪自私、无知;磨合与融合之间的灰色地带,永远只充满绝对的纯粹、正义、上进等情绪”。 ![]() 而却永远都难以直面“其实,那过程坎坷、链接的过程遍布裂痕与不言而喻般的创伤情结的对现实世界的又爱又恨及永远都离不开,才是真正能让人格越来越完整及坚韧的财富。如果没有阶段性的恨,那哪来的谅解、允许及放过呢;如果没有某些时刻的回避,那哪来后面的站在漆黑废墟中与现实世界重建对话、由对外求转换为对内求的过程、把自己从过去那某个被卡住很久的创伤中得以解放呢;如果在链接的过程中从没有经历过界限感的混乱,那么人又怎么可能在后来越来越谨慎及对自己负责任地积蓄并创造生命能量呢。况且有很多人生课题的情结及解药般地智慧,都藏在零星般、支离破碎般的痛苦创伤与恐惧焦虑当中;况且,人对自己及世界的循序渐进觉察与接纳,自始至终都充满着孤独、惆怅、哀伤以及痛苦”。每个人都不喜欢“在与现实世界充满链接的过程中,会被激活有关创伤及人格缺陷的情结或回忆,会出现由情绪不被看见及被忽略而引发的暴怒与脆弱,会出现不能任由身为人生主人公的自己来控制的人与事”(就好比没有人喜欢被人以“像婴儿一般地大吼大叫与喜怒无常、只以对方的自我为中心围绕着转”等这么些类型的方式从而对待),但很遗憾,成长就是充满着绝望与孤独的。如果总是被人围绕着感受来转,那么在将来“曾经对他人自身真诚与善良的忽略与造孽、曾经多次以如此糟糕的方式来对待自己与世界之间的链接过程中每一份对于自身人格的走向完整而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生命体验、曾经总披着自我主体性强及做自己的外衣而却在背地里把自己的蠢蠢欲动快感建立在他人自身的各种不堪之上”等巨型债务,将会被现实世界斤斤计较般地清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