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太平宰相”晏殊,晚年写下一首词《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写透人世无常,其中两句堪称经典

 qiangk4kzk8us4 2025-05-02

他被称为“太平宰相”,是少年神童,14岁成为同进士,20多岁成为太子的老师,五十多岁成为当朝宰相,他一生顺遂,官运亨通,生活在富贵当中。

他就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晏殊,晏殊这个名字可能没有苏轼响亮,但是他却是苏轼的师祖,是欧阳修的师父,他的门生更是遍布朝廷各个职位,其中就有范仲淹,王安石。

他自幼聪慧,五岁便可以写诗,七岁能写一手好文章。    

晏殊14岁时,他以神童的身份和几千人一同参加殿试,虽然年纪小,但是他泰然自若,发挥出色,被赐予同进士,而他也一举成名。

别人的14岁还在寒窗苦读,而晏殊却步步先于他人,他先后担任过翰林学士,左庶子,他的成就是宋朝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即的。

晏殊虽然生活在富裕中,但是他为人诚实正直,当年参加完殿试后,皇帝还要再次考他。    

在做题时,晏殊发现试卷上的题目是他做过的,于是和皇帝说明,这让皇帝更加的赞赏。

晏殊性格也很稳重内敛,心性也豁达大度,他在官场多年,经历过无数大风大浪,可是他始终行事稳重。    

尤其在处理政务上更是谨慎小心,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情感,以及态度,这样的性格给人一种沉稳可靠。

晏殊虽然身居高位,不过他并不傲慢,反而能礼贤下士,对有才华的人会进行提拔。    

如果遇到对他不礼貌的人,他也不会记恨在心,反而会以宽容的态度对待。

晏殊晚年后,官至宰相,生活在富贵中,尽管他一生仕途顺遂,但是他的婚姻并不是很美满,他先后有过两位妻子,可惜都早逝。

失去妻子后的他,虽然有美妾在身侧,但是他依然感到很寂寥,尤其在违逆太后后,被外放到应天府担任知府。

当时的晏殊在十里秦淮河,和善解人意的萧娘相识,给了他内心莫大的安慰。

然而可惜的是萧娘是风尘之人,身为官员的他和萧娘的爱情注定没有结果。    

一年之后晏殊被朝廷召回,而他也只能忍痛和萧娘分别。

当时正好是暮春时节,他看到夕阳落花,突然触景生情,感慨时光的流逝,以及美好事物的逝去,于是他写下这首《浣溪沙》,这首词也被称为脍炙人口的佳作。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诗词译文

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里的亭台楼阁。

西落的夕阳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

花儿的凋谢总会让人感到无可奈何,但是那似曾相识的春燕又飞回来了。

独自在充满花香的小径里徘徊。    

诗词赏析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惋惜残春之情,表达了对时光易逝,难以追回的伤感,带着一丝淡淡的哀愁,让人回味无穷。

"一曲新词酒一杯"这是写词人持酒听歌的场景,整个画面透露出一股雍容闲散之气。

“去年天气旧亭台”这句词人迈着缓慢的步子走在小园里,今日类似的天气与眼前类似的景物引起了他对去年的回忆。    

这一句中包含了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词人的心间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忧伤。

眼前夕阳正向西落去,正伤叹着时光易逝的词人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喟:“夕阳西下几时回?”

这是即景兴感,包含着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流连,也表现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怅惘。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浑然天成,为人们所传诵的千古名句。

两句词对偶工整,声韵和谐,寓意深婉,很值得人玩味。

“花落去”是自然现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而词人感叹“无可奈何”,但在这里词人所叹息的又不仅仅只是落花,也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消逝及大好春光的流逝感到惋惜。

燕子南来北去象征的也是时光的流逝,词人感叹燕子一次次归来,而人却一年一年老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词人独自在小园花径间踱来去,伤叹时光的流逝,给人一种伤感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