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的蒙蒙烟雨中,在青青的石板路上,一个美女撑着油纸伞缓缓走来时,你的感受一定是“美”。是的,这就是新中式美学,小小一把油纸伞,道尽了千年的叹息。 油纸伞可以为我们遮风挡雨,它是世上最早的雨伞,皆是纯手工所制,从天然中取材,凝结了我国古人的智慧。同时,它也承载了千载的华夏文化,是连接情感的艺术品。一把油纸伞,写满了我国古人的浪漫,也展现了他们的智慧。 油纸伞源于春秋末年,由鲁班的妻子创造出来的,她想要做一种可以遮雨的东西出来,为经常在野外作业的鲁班这与。于是她找来竹子,劈成细条,蒙上兽皮,看着宛如一个“亭子”,收拢起来像个棍子,张开后像个华盖。这便是最早雨伞的雏形。 东汉时期,蔡伦发明了造纸术,然后出现了纸,然后纸代替了兽皮,并在其上刷上桐油,文人在上面题诗作画,让油纸伞变得风雅起来。 唐朝时期,油纸伞流传到了日本、朝鲜,日本早期称其为“唐伞”。之后,油纸伞由流传到了越南、泰国、老挝等亚洲其他地区,并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各自的风格,以及不一样的名称。 宋朝时期,油纸伞叫“绿油纸伞”,之后 ,各朝代大体上都有改进,最终才形成如今常见用伞。一直沿用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了。 油纸伞的制作过程很是繁琐,每一道工序都是手工制作。基本上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号竹:精心选竹,处理的时候,要防霉还要防蛀。做骨架:削伞骨后,水浸、晾晒等,还要钻孔、拼架、穿线、串联。上伞面:裁纸、粘在骨架上,修边、定型、曝晒。绘花:绘图、晒干。上油:刷熟桐油,晾干后即可。传统古法制造,86道工序,全部手工操作,保持了天然的韵味,可反复开合3000多次。 油纸伞更适合南方使用,因为它不适合在过于干燥的地方,它除了遮阳挡雨,也是中国传统婚礼上,必须要有的物品,在高朋满座中,新娘被接来婆家,要下轿的时候,喜娘会撑起一柄红色的油纸伞,遮住新娘,据说可以辟邪。还有道教庆典中,油纸伞会被撑在神轿上,以趋吉避秽。 油纸伞有着深刻的内涵寓意:自古就有五子登科的寓意,代表的是多子、多福;节节高升;美满、团圆和平安;恩爱百年,爱情的演绎中,离不开一柄油纸伞;消灾辟邪、平安吉祥;祭祀祖辈先灵;预祝金榜题名;代表喜庆,在一些喜庆的日子,赠送油纸伞,已经成为了一项习俗。 油纸伞发展至今,中国唯一保持桐油、石印传统工艺的纸伞企业,就是“分水油纸伞厂”。它的制作技艺,有“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美誉,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油纸伞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传承,它从千年历史中缓缓走来,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承载着华夏人民的浪漫和智慧,镌刻着民族的技艺。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不该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应该一起来保护和传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