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不是宋朝的科举改革,100个黄巢也阻止不了士族的形成。

 新用户2830kzGu 2025-05-02

网络自媒一直将中国没有形成印度一样的种姓制归功于黄巢,认为黄巢杀尽了天下士族,才导致没有形成像印度的种姓制,这话说的其实这也就骗骗没读过史书的人,如果没有宋朝科举制度的改革,100个黄巢也杀阻止不了新士族的形成。

我国古代士族是怎么形成的,说到士族就不得不提汉朝举孝廉制,西汉到三国举孝廉确实为朝堂选拔了不少人才,但是三国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也直接导致了士族的形成,在南北朝时期,有句名言叫:平流进取,坐致公卿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初期,只要家族中有两三代人在京中任高官,提携关照一下,做个样子举孝廉,然后族中子弟随便都是五品官(寒门子弟一辈子的高度),寒门子弟一辈子最多也就做到郡守,牛逼会走后门的最多最多升到刺史。

南北朝时到隋唐士族

南北朝时期

北方士族:

清河崔氏,太原王氏,范阳卢氏、博陵崔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

南方士族:

陈郡谢氏,琅琊王氏,陈郡袁氏,兰陵萧氏。

这些士族从魏晋南北朝一直到隋唐时期,而他们可以说分布长江黄河南北。

如果不是宋朝的科举改革,100个黄巢也阻止不了士族的形成。

黄巢起义在唐朝时期是打遍了半个中国,从黄河以南打过长江,再到两广,最后打到长安,就算是这样,黄巢最多只能杀尽南方士族,像北方的太原王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这些士族还是存在的。

更别说这些士族在黄巢还没进到唐帝国首长安,这些在京中做官的士族就已经跑了。

就算没有跑,真的让黄巢在长安砍光杀尽,但是这些士族位于各地宗族依然还在,族里的读书氛围和种子以及此前经营多年的人脉关系网依然在,天下太平之后照样还是族里高官遍地。

五代十国乱世 覆灭士族的

唐朝之后的五代十国,是中国最黑暗最无耻的一个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基本上是拳头才是道理,手中钢刀才是王法。唐朝时期形成五姓七望,基本上是这一时期覆灭的,这一时期天下是武将的天下,这帮只会耍刀弄棒的大老粗,对读书为主的士族基本上没有好脸色。

宋代科举改革 阻止新的士族形成

宋代乃至现在最有名的家族非吴越国钱谬,在宋朝编辑的百家姓排第二,但是宋朝之后没听过钱家像隋唐之前一样成为士族。

王安石的王家,王安石家族,从王安石祖父开始到王安石的儿子女婿基本上都是宋朝的高官,其女婿蔡卞更是做到了宋朝宰相,其子王雱在宋朝时期做到了大学士,王安石的几个弟弟同样要宋朝中高层官员,但是王安石王的王家照样没有办法d形成士族。

这里面最重要的原因是宋朝的科举制度,

宋朝的科举制度重要改革是,一次性中取士子二三百人,而且设了回辟制(考官亲属另设考场),隐藏姓名籍贯等,基本上和我们现在电视上看到古代科举制度差不多。

唐朝时期的科举一次中取人数为二三十人,而且在唐朝中早期还需要朝中有人举荐才行,但是宋朝取消了这举荐制度,只要你是考取了秀才—举人的功名的读书人,都能参加科举,可以说是至今为止最公平的上升考试。

中国古代士族的没落。1、归功于五代十国乱世,2、归功于宋朝的科举改革,没有形成新士族的土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