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叙事诗连载之十四) 王守安 写在前面:这是一部泱泱万余行的长篇叙事诗。说它长也不算长。为了这首诗,我断断续续先后用了30多年的时间进行收集、论证和创作。它是迄今世界上最长的一首蕴含着佛学光辉的神话史诗,也是一首少见的七言古风且一韵到底的叙事长歌。除创作内容外,大量的故事来自佛经典籍和传说。其感人的情节和满满的正能量,常常使我泪洒键盘。多年前,数家境外出版部门看好此作品的内容与市场前景,认为其“内容生动,形式独特,易于诵读;且读者面广,市场无限,易于推广”欲在国外出版。种种原因,未能成印。近再次整理,希能在耄耋之年得以问世。也算是做了一件善事。我将在顶端文学陆续发布部分章节,诚望有缘之士或出版单位联络。此为《第十四章:贤六年苦行》。 
第十四章 六年苦行 尼连禅河波浪翻, 河边一座伽门山。 山中一片苦行林, 林茂叶繁蔽云天。 王子寻道走四方, 经由此处生新念: “游历求法已多日, 何以难将正果圆? “道行未必仙家授, 佛法何需名师点。 倘若参悟达境界, 它日悟道石惊天!” 步入繁林幽深处, 结枷趺坐树下边。 摒弃一切不起卧, 禁欲苦行面万难。 浑身上下无覆盖, 目视前方睛不转。 身心放松念皆空, 犹如岩石矗林间。 酷暑热浪来天外, 头脑发涨口发干。 舌尖顶腭压内心, 任凭汗水如涌泉。 冬夜冷风刺肌骨, 万针穿身遍体颤。 点燃心中苦行火, 躯走漫漫五更寒。 更有山雨长肆虐, 风吹雨线似长鞭。 鞭抽全身不动摇, 志凌碧霄九重天。 日食麻麦各一颗, 渐至一日一粒饭。 终于不饮又不食, 身似枯木腹背连。 大雕在头结窝巢, 狩猎孵雏任盘旋。 粪便覆身听由之, 鸣啾凄厉心不乱。 一日忽闻马蹄声, 父王派人进深山。 为首大臣荞陈如, 见状大哭声声谏: 一讲父王思儿情, 两鬓如霜眉不展。 二讲姨母牵甥心, 茶饭无味泪洗面。 三讲娇妻念夫君, 悲声如诉惹人怜。 四讲爱子盼父亲, 千呼万唤不回还…… 怎奈王子心如铁, 话音不高动长天: “吾今情尽缘已了, 尔等再言亦枉然。 “生老病死别离苦, 摆脱离空无羁绊。 日月坠落江海枯, 此志若移难上难!” 大臣无奈叹连声, 遂留五人在此山。 暗中伺察于左右, 其余复命回城辕。 河畔一位牧牛女, 面如荷花心灵善。 目睹王子修行苦, 敬仰之心日俱添。 满心期待奉供养, 怎奈王子不开言。 守望数载盼奇迹, 何时有幸表心田? 王子守戒励壮志, 受尽苦行万般难。 六度春秋寒暑过, 忽感佛光心头闪: “享受固难达解脱, 一味苦行修亦难。 体康心净修正道, 大彻大悟到彼岸!” 王子决意弃苦行, 寻思进食再参禅。 牧牛少女心中喜, 侍奉王子到身边。 精选母牛入河浴, 挤出奶浆洁又鲜。 蒸成乳糜盛满钵, 礼拜奉献王子前。 释迦牟尼受供奉, 数月之后体魄健。 尼连禅河沐真身, 容如日月照碧寰。 盘膝树下望河水, 铿锵誓言荡浪巅: “今食糜兮保年寿, 度众生兮铭心田!”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