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分享AI提示词和AI工具。愿景是帮助10000名小白进行AI入门。 点击下方👇“阿欢说AI”关注公众号 没想到我还有的粉丝朋友反馈说用DeepSeek的时候,第一反应竟然是'这玩意儿不太行啊'。 然后我根据同样的问题,我用不同的方式提问,却能得到截然不同的回答质量。 事实上,AI的表现有70%取决于你如何提问,而不是AI本身的能力。 这就像你和一个外国朋友交流,如果你的表达不够清晰,即使他英语再好也会误解你的意思。 今天,我要分享我总结的5种高效提示词模型,掌握这些方法后,你会发现DeepSeek其实是个相当给力的工具。 一、为什么大多数人无法获得满意的AI回答在分享具体方法前,我们先来看看大多数人是怎么'把AI问废的'。 最常见的错误就是提问过于笼统。比如'给我讲讲投资'这种问题,连人类专家都无法给你一个满意的回答,何况AI? 第二个普遍问题是没有提供足够上下文。就像你突然问朋友'这个怎么样',却没说清'这个'是什么,朋友肯定一头雾水。 很多人也忽略了指定输出格式的重要性。当你需要一份简洁的行动计划,但AI给了你一篇五千字的论文,这不是AI不行,而是你没说清你要什么。 最后,很多用户不会设置合理的限制条件,导致AI回答过于宽泛或脱离实际情况。 二、五种高效提示词模型详解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如何构建真正有效的提问模型。 模型一:专家视角法核心结构:指定专家身份 + 明确问题 + 期望成果 这个模型特别适合当你需要某个专业领域的深度见解时使用。通过明确指定AI应该以什么样的专家身份回答,你能够获得更专业、更深入的解答。 示例1:金融领域咨询 请以资深金融分析师的身份,分析特斯拉近期股价波动的原因。我需要了解影响因素、未来趋势预测以及给普通投资者的3点建议。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避免过多专业术语。' 示例2:写作辅助需求 模型二:多维约束法核心结构:需求本质 + 时间限制 + 资源条件 + 质量要求 当你需要一个实际可行的计划时,这个模型特别有效。通过明确各种现实约束,让AI给出真正适合你情况的方案。 示例1:项目时间安排 示例2:健康饮食计划 模型三:递进深化法核心结构:基础问题 + 进阶要求 + 应用拓展 这个模型特别适合学习和研究类问题,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获取从基础到应用的完整知识体系。 示例1:编程知识学习 示例2:历史事件研究 模型四:场景模拟法核心结构:角色设定 + 环境背景 + 具体挑战 + 预期目标 这是我个人最喜欢的模型之一,尤其适合需要创意和解决方案的场景。 通过设置一个具体的情境,让AI进入角色,提供更加贴合实际的建议。 示例1:营销策略设计 示例2:教学方案开发 模型五:反向思考法核心结构:目标陈述 + 潜在障碍 + 评估标准 这个模型特别适合风险规避和质量控制场景,通过预先思考可能的问题和失败点,帮助你获得更全面、更稳妥的解决方案。 示例1:产品缺陷分析 示例2:演讲准备 三、提升AI回答质量的进阶技巧掌握了基本模型后,我来分享几个能进一步提升回答质量的小技巧。 技巧一:如何有效使用示例引导AI理解你的需求 当你发现AI不太理解你的要求时,提供一个具体示例往往比长篇大论的解释更有效。比如你想要AI帮你写产品描述,可以先给一个你喜欢的描述样式,然后说'请参考这种风格,为我的产品写一段描述'。 技巧二:迭代提问的艺术 不要期望一次提问就能得到完美答案。 高效的方式是先得到一个初步回答,然后基于这个回答进行深化和调整。例如:'上一个回答很好,但请再详细展开第二点,并增加一些实际案例。' 技巧三:明确拒绝的重要性 有时候,告诉AI你不想要什么,比告诉它你想要什么更有效。例如:'我需要一个社交媒体营销方案,但不要包含任何付费广告的内容,因为我们没有这方面的预算。' 技巧四:结合多个模型创建复合型提示词 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可以尝试组合不同模型的元素。比如将专家视角法和多维约束法结合:'作为有10年经验的产品经理(专家身份),请为我设计一个APP的用户引导流程,考虑到我们是一个3人团队,开发周期只有4周,目标用户是5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多维约束)。' 四、结语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越来越确信:与AI高效沟通是数字时代的必备技能。 就像学习一门新语言,一开始可能有些不适应,但掌握了基本规则后,你会发现交流变得越来越顺畅。 这些提示词模型不仅适用于DeepSeek,也同样适用于豆包、Kimi、腾讯元宝、文心一言等其他AI工具。当你听到有人抱怨'这个AI不好用'时,不妨微笑着告诉他:'试试换个提问方式?' 记住,好的提问是得到好答案的一半。 在AI时代,问对问题的能力可能比知道答案的能力更加重要。 都看到这里啦,一定是收获巨大。 关注我,第一时间获取AI领域最新知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