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散文~
铁犁划破五月晨昏
·杨久山·
北方的五月,是被冻土松开的喉管里挤出的长调。当布谷鸟啄破最后一层霜壳,黑土地便敞开胸怀,等待播种者的亲吻。机械的轰鸣替代了老牛的哞叫,履带碾过的痕迹,像大地新添的年轮,一圈圈铺展在春风里。
清晨五点,晨雾还未完全散去。拖拉机的前灯刺破朦胧,照亮父亲布满老茧的手掌。他熟练地调试播种机,金属部件碰撞的声响,混着机油的味道,在微凉的空气里发酵。
母亲站在地头,把种子捧在掌心,仿佛捧着整个家族的希望。那些饱满的玉米粒,在她指间沙沙作响,像是千万个沉睡的春天,即将被唤醒。
记忆里的春耕,总带着毛茸茸的质感。黄牛脖颈的铜铃摇晃着晨曦,木犁翻开的泥土,像一本本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岁月的痕迹。父亲吆喝牲口的声音,穿透整片田野,惊起几只麻雀。母亲跟在犁后,弯腰播种,她的身影与大地融为一体,恍若一株扎根泥土的植物。
如今,机械的钢铁臂膀取代了人力与畜力。播种机匀速前行,精准地将种子埋入土壤,效率比从前快了数十倍。然而,那些消失的细节,却成了记忆里最珍贵的碎片:牛蹄踏碎晨露的声响,木犁翻起的土浪,还有父亲用草帽扇风时,额角滚落的汗珠。
正午的阳光愈发炽烈,拖拉机的引擎声却未曾停歇。父亲戴着草帽,专注地盯着仪表盘,偶尔抬手擦去额头的汗水。母亲送来午饭,塑料盒里装着刚出锅的烙饼,还有自家腌制的咸菜。他们坐在田埂上,看着机械在眼前穿梭,话语里既有对新技术的赞叹,也藏着一丝难以言说的怅惘。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给田野镀上一层柔光。播种机完成了最后一行作业,缓缓驶向地头。父亲熄灭引擎,跳下车,望着这片新播种的土地,眼神里满是期待。晚风掠过,带着泥土与种子的气息,恍惚间,他仿佛又听见了老牛的铃铛声,看见母亲在田垄间弯腰的身影。
暮色渐浓,村庄的灯火次第亮起。远处传来此起彼伏的犬吠,与拖拉机的轰鸣声交织成独特的乡村交响。这片黑土地,见证了农耕文明的变迁,也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那些远去的牛马,那些消逝的吆喝,都化作时光的尘埃,沉淀在记忆深处。而新的希望,正随着机械的履带,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延伸向更远的未来。
——原创作者:杨久山
作于:2025年暮春
作 者 简 介
姓名;杨久山1965年4月8日出生。原籍黑龙江省人,现在辽宁省大连市工作。本人酷爱诗歌写作,曾在《读文斋网》《远方传媒》《中国爱情诗刊》发过多篇诗歌。
在2019年全国首届华文杯诗词大赛,荣获过优秀奖。愿与轻风为舞,白云为伴。领略自然的风景,诠释生活的点点滴滴,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
编 辑 部
社 长:李不白
副社长:马虹玲
总 编: 玲 子
副总编:孙亚青
主 编:马虹玲
责任编辑: 玲 子
作品审核:李晓兵
设计制作: lingzi
文稿校对:梦 吟
艺术总监:李培焱
文学顾问:周 渔
江 河、洪三河
主编微信:
lz13435128089

3诗文会友
三江传承
点击“阅读原文”
文章图片来自作者和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