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看自己十年前的朋友圈记录,真的感慨万千。 ![]() 人上了岁数总爱说“平平淡淡才是真”。可若连真都不记,平淡便成了空白。 年轻时总觉岁月悠长,退休后才懂'昨日不可追'。 老李去年在朋友圈发了张钓鱼照,配文'鱼篓空空,夕阳满筐',今年老伴儿翻出来打趣:'你那鱼篓啊,装的都是故事!'是啊,这些看似琐碎的片段,会在某天变成最珍贵的'老照片'。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经由记录,就成为我们曾经生活过的证据。 山西高陵村的一个名叫张福青的老人,他不会用智能手机发朋友圈,但却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着生活。刚开始,张福青用白色的粉笔在红砖砌成的祖屋上记录。当发现粉笔会被雨水冲刷掉之后,张福青又改用毛笔,蘸着墨水记录着生活的点点滴滴。 他写下自己对宇宙的思考:“宇宙有多大呀?太阳表面温度6000度……月亮体积是地球的四十八分之一,星星大约有2000亿颗。” 更多的是,他在农事上的经验:“寒露后,立冬前,月季需要埋冬肥。”“立秋前十天,要种白菜。寒露后,要种小葱菠菜。”“杏花落时要打药,立秋后再打一次毛虫药,这样种出的果子就会又大又甜。”这些零零碎碎的文字中,记录着张福青的一生。 ![]() 您可能不知道: 心理学研究显示,60岁后记忆衰退速度加快,但主动记录的片段留存率高达78%。朋友圈不仅是社交平台,更是您的'记忆保险箱'。 当孙子问起'爷爷年轻时什么样',您无需翻箱倒柜,手指轻点就能让时光倒流。 或许,最动人的历史,不在博物馆,而在普通人的笔尖下。一个不知道名字的僧人在经卷边缘写:“今日大风,鸣沙山如泣。”这些“无用”的旁注,才让佛陀的教义有了人间的体温。 对于我们退休的朋友们来说,记录生活,更是为了不丢掉自己。写下你的疑惑,记录你的胆怯,标记你的愚蠢,哪怕是最丢人的一刻,也要写下来。因为你记住了自己,命运才会记住你,记住你曾经有一颗滚烫的心,如此笨拙又隆重地爱过这个世界。 退休不是生活的终点,而是新故事的起点; · 晨练时拍的云霞,可能是最后的樱花季 · 和老邻居拌嘴的记录,藏着半辈子交情 · 孙辈画的'奶奶戴花像',是最萌的传家宝 就像老话说的:'日子要过成段子,晚年才品得出滋味。' ![]() 有人觉得发朋友圈是'显摆',可您看: · 李奶奶记录'今天教会老姐妹用美颜相机',那是跨越数字鸿沟的勇气 · 老周晒出'阳台上新发的绿萝',那是对抗岁月荒芜的生命力 · 孙女给您的生日祝福收藏在朋友圈,那是三代同堂的温暖存折 这些点点滴滴,终会在某天串成生命的年轮。就像老茶客说的:'年轻时喝茶是解渴,老了喝茶是品岁月。'朋友圈里的每条动态,都是您与时光对酌的茶盏。 今日您就开始点开手机相册,找出最近一张生活照,试着用一句话配文: 可以是'今天和老伴儿包饺子,韭菜馅还是我调得香' 或是'阳台的多肉又爆盆了” 然后,按下发送键。 这个动作,就像在时光长河里扔下一块鹅卵石——或许此刻激起的涟漪只有自己看见,但多年后回望,会看见整条河流的方向。 ![]() 海德格尔说,人类之所以为人,不是因为他活着,而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活着。记录,就是在一遍遍唤醒你的“存在感”。 记住,朋友圈不是年轻人的秀场,而是您写给未来的家书。那些'今天买了新衣服''乒乓球拿了冠军''孙子会叫奶奶了'的碎碎念,终将成为子孙后代触摸您生命的温度计。 岁月会模糊皱纹,但不会冲淡记录的温度。 从今天起,让朋友圈成为您的'人生错题本'——错了就笑,对了就夸,活得像个永远有故事的'老少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