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毛 | 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

 老友mk09qda3vs 2025-05-03 发布于天津

三毛,原名陈懋平(后改名陈平),是中国台湾省著名的作家和旅行家,她的作品以散文和小说为主。

她的旅行经历是她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她曾旅居西班牙、德国、美国、撒哈拉沙漠等地,并在撒哈拉与丈夫荷西生活多年。这段经历成为她最著名的作品《撒哈拉的故事》的背景。

三毛的个人生活充满波折。她的丈夫荷西在1979年因潜水意外去世,这对她打击极大。此后,她的作品中常带有忧郁和孤独的色彩。

三毛的作品在华语世界影响深远,尤其受到年轻读者的喜爱。她的自由精神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激励了许多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雨季不再来》

图片

雨中的日子总是湿的

不知是雨还是自己

总在弄湿这个流光
等待阳光吧,除了等待之外

怎么发愁都是无用的
我已没有多少尊严了

给我一点小小的骄傲吧……

图片

简单解析

选在《雨季不再来》的 《秋恋》 篇章,是三毛对青春、孤独与流逝时光的细腻描写。

描述了一种 “等待”的状态——三毛在潮湿的雨季里,感到时间被泪水或雨水浸透,流露出青春期的迷茫与无力感。但她又带着一种倔强,即使“没有多少尊严”,仍想保留“一点小小的骄傲”。

《雨季不再来》都在记录三毛 “从少女的忧郁走向成熟” 的过程。这段文字典型地展现了她早期文风——敏感、诗意,带点自怜却不沉溺。

图片

《如果有来生》

图片

如果有来生
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
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尘土里安详
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阴凉
一半沐浴阳光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
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如果有来生
要化成一阵风
一瞬间也能成为永恒
没有善感的情怀
没有多情的眼睛
一半在雨里洒脱
一半在春光里旅行
寂寞了,孤自去远行
把淡淡的思念统统带走
从不思念,从不爱恋

图片

简单解析

《如果有来生》是三毛晚期创作中最具哲学深度的作品之一,凝聚了她对生命、自由与永恒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1980年代后期,在经历丧夫之痛后,三毛进入了40岁,开始重新思索“存在的意义”。在这一时期,她的内心充满了对生命和爱的探索与反思。

友人司马中原曾回忆,三毛当时常谈及“树与风”,她认为它们象征着“生命的两种理想状态”。这一思考也与她在《梦里花落知多少》中所写的“埋下去的,是你,也是我”形成了回应,展现了她对生命轮回与永恒的感悟。

图片

《岁月》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们三十岁的时候

悲伤二十岁已经不再回来
我们五十岁的年纪

怀念三十岁的生日又多么美好
当我们九十九岁的时候
想到这一生的岁月如此安然度过
可能快乐得如同一个

没被抓到的贼一般嘿嘿偷笑


......

岁月极美
在于它必然的流逝
春花、秋月、夏日、冬雪

图片

简单解析

对'时间疗愈'的切身体验,延续她早期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但更趋平和。

文中承认岁月残酷,仍坚持赋予过程以诗意('岁月极美')。

末段'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成为三毛被引用最多的金句之一。

图片
图片
图片

End

本文所引用的文字和图片,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版权方告知,将及时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