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一要寿,横逆之未欢喜受 长寿第一条,在遭遇不顺、挫折甚至恶意时,学会以欢喜的心态去接纳。 这并非鼓励逆来顺受,而是强调:当你无法改变外境时,至少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避免被负面情绪吞噬。 鬼谷子曾言“遇横逆之来而不怒”,佛教讲“逆增上缘”,王阳明在诽谤中仍能“致良知”,本质上都是同一智慧的不同表达:既然痛苦无法避免,不如从中汲取力量。 #02 二要寿,灵台密闭无情窦 长寿第二条,心灵需澄明,减少外界的情绪扰动。 “灵台”既是中医督脉穴位(主治郁躁身热),也象征心神的主宰地位。 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中将“灵台穴”定位为心神之台,暗示身心一体。 现代人追求长寿,却常陷入“情绪过载”:焦虑、愤怒、欲望如野马难驯,最终身心俱疲。 而长寿之人,如庄子所言“不可内于灵台”,修的是心若止水的功夫——不因外物狂喜,不因逆境颓丧,牢牢护住了生命能量。 #03 三要寿,艳舞娇歌屏左右 长寿第三条,需将艳丽的歌舞屏退于生活之外,避免沉溺声色之娱。 这句话的核心在于强调节制欲望、保持精神清净。 若常被短视频、娱乐至死的文化裹挟,精神涣散,气血耗损,反而加速衰老。 古人讲“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就是告诫我们要回归本真。 #04 四要寿,俭以保贫常守旧 长寿第四条,是以节俭守住清贫、安于本分。 北宋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指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奢侈会掏空人的志气,而清贫中的节制反能锤炼心性。 静则常安,俭则常足。 最大的自由,来自对欲望的掌控;最深的幸福,源于对初心的坚守。 #05 五要寿,远离恩爱如仇寇 长寿第五条,避免过度沉溺情感依赖。 《黄帝内经》记载:“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亲密关系往往会伴随剧烈的情绪消耗,不断榨取人的心神气血。 比如为情所困抑郁成疾,或者一方以牺牲感进行道德绑架…… 恩爱一旦失去边界,便如烈火烹油,终将焚尽所有温情。 #06 六要寿,平生莫遣双眉皱 长寿第六条,莫因琐事忧愁,不要让双眉紧皱。 中医认为,眉间纹是“恼怒纹”,源于压力与郁结,长期皱眉不仅加速衰老,更会阻滞气血。 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若终日愁苦,便是辜负了这趟旅程。 世间纷扰终将过去,不如以豁达的心态,迎接每一天的朝阳与风雨。 #07 七要寿,浮名不与人争斗 长寿第七条,不与俗人争利、不与文人争名、不与无谓人争气。 世人常困于虚名之争,如蝇逐臭,耗尽心力却所得寥寥。 古人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人生最好的状态一定是顺其自然的,不争不辩,不去纠缠,烦恼自会越来越少,身心也会越来越放松。 #08 八要寿,待客忘费娱清昼 长寿第八条,待客有道,活在当下。 现代人的社交困境在于,既渴望真诚的联结,又害怕被消耗;既想慷慨待客,又担心对方不懂回报。 于是,我们习惯于计算社交成本,权衡利益得失,甚至把人际关系异化为资源置换的生意场。 杨绛说过:“能感动人心的,永远不是虚伪的热情,而是真诚的付出。” 人生最奢侈的从不是金钱,而是那些让我们甘愿“浪费”时间与心力的灵魂相遇。 #09 九要寿,谨防坐卧风穿牖 长寿第九条,避风防寒。 古人认为,风为百病之源,尤其是冷风会侵入人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引发各种疾病。 尤其脑后“风府”“风池”二穴,乃人体阳气汇聚之地,一旦受风,轻则头痛恶寒,重则诱发中风,故有“神仙也怕脑后风”之说。 所以,当身体感到寒冷时,应多采取暖浴的方式,如温水浴、温泉浴等,以舒筋活络。 #10 十要寿,断酒莫教浊味厚 长寿第十条,戒酒时,不要让残留的浊味(酒毒、湿浊)在体内堆积过重。 许多人戒酒失败,是因精神依赖未断——社交压力、情绪宣泄仍寄托于酒,导致心浊未清。 或者酒后暴饮暴食补偿空虚,导致肝郁化火、痰湿内滞,反而让浊味更厚。 曾国藩晚年悟到“戒酒为第一大事”,通过节制欲望来“葆清气”,让心神脱离昏浊之态。 所以真正的断酒,需身心同步:身体排湿毒,心灵修淡泊,方能彻底告别“浊味”的纠缠。 ![]() 点个“看一看”吧 ![]() |
|
来自: 新用户99811647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