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为何容易固执 窦 旭 民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发现一个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多数老年人似乎变得越来越固执,自以为是的倔强性格显得尤为突出。这种现象并非是先天性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体现。 老年人有着漫长的经历,在沧桑人生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知识。凭借着这些经验在生活的各个阶段取得了成功,因此对其深信不疑。当新的理念和社会生活方式与其经验冲突时,就会本能地拒绝接受。例如在养生方面,一些老年人不是灵活运用,而是坚信某种传统的方式运动生活,结果出现相反的效果。虽然有医生告诫,有亲人劝说,但他们仍然听不进去,依然我行我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也会发生变化,他们更加渴望的是稳定和安全。熟悉的生活环境、熟悉的人际关系和熟悉的生活方式能够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安慰。而要接受新的变化形式,他们却感到不安和焦虑。为何一些老年人宁愿住在小小的老屋子,也不愿搬进新居室,就是这个道理。再怎么劝,都不愿搬迁,的确够倔强的了。长期的生活习惯在几十年的岁月里形成,一下子改变不易,于是也就成为老年人固执倔强的一个因素。烟君子、酗酒者对此感悟甚深。明知不良习惯的危害,却难以自我戒除,即使亲人劝阻、约束还是不易接受,反使固执倔强的性子愈发强烈。 由于年龄的原因不再参加社会工作,使得老年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发生了变化。心理上的落差对其影响较大。他们总感到有些自卑,可又不甘心,于是便坚持己见,总觉得自己还行,还能独当一面,以此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年龄的增长,促使人们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生理的原因,决定着老年人对新生事物的学习、接受能力相对减弱,这是客观规律。而这种变化,使得老年人面对新生事物时,更倾向于坚持自己熟悉的方式和观念,从而表现出了固执、倔强的一面。 人们不该为抱怨老年人,更不该因此斥责老年人,而要懂得——每个人活到那个年龄,都可能如此作为。 当然,也有一些老年人显得十分可爱,他们耳聪目明,头脑清晰,善于听取别人意见,从不固执,也不倔强,沉稳持重,作风优雅。但这毕竟是一部分素质较高的老人严于律己、终身修养的结果,多数老年人难以做到。 “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所有老年人应该记住这句话,从自己做起,与时俱进,改变旧的观念,紧跟时代步伐,莫固执、不倔强,保持晚节,发挥余热。 2025年4月3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