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喝水总呛、说话变哑?小心两者同时出现,可能是肺癌的「敲门暗号」

 呼吸科的故事 2025-05-03 发布于浙江

“医生,我这咳嗽、嗓子哑都一个多月了,药也吃了,针也打了,咋一点没好呢?”70 岁的王大爷(化名)满脸愁容,声音沙哑得几乎说不出完整句子。谁能想到,这场持续一个月的 “小毛病” 背后,竟藏着一个致命的 “定时炸弹”。

一个月前,王大爷突然开始干咳,没有痰液。家人担心他的身体,赶紧带他到当地医院就诊。胸部 CT 检查报告显示,他患有支气管炎症。按照常规治疗方案,医生为他进行了抗感染、止咳等对症处理。然而,药物并没有缓解王大爷的症状,他的病情反而愈发严重。

渐渐地,王大爷不仅咳嗽不止,还出现了饮水呛咳的症状,喝口水都会剧烈咳嗽,说话的声音也变得更加嘶哑。这让家人十分焦急,带着他辗转来到我院。

接诊后,我仔细询问了王大爷的病史。奇怪的是,他没有咽痛、鼻塞、流鼻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的表现,而且声音嘶哑持续半个月都没有好转,显然不像普通感冒引起的。那么,咳嗽和声音嘶哑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呢?

王大爷曾到外院耳鼻喉科就诊,当时检查结果显示,他的声带没有息肉、肿瘤等明显病变。这让我推测,问题可能出在声带的活动上。于是,我邀请耳鼻喉科医生会诊,果然发现王大爷左侧声带活动不畅,几乎处于固定状态。

这下终于能解释王大爷饮水呛咳的原因了!由于声带功能异常,关闭不紧密,饮水时,水就会顺着缝隙进入气道,从而引发呛咳。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声带关闭不紧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解剖学知识,我将目光锁定在控制声带肌肉的神经上,而喉返神经的可能性最大。喉返神经从脑干发出后,会沿着胸腔、纵隔走行,在左右两侧分别绕着主动脉弓返回。当肺门出现病变,尤其是肿瘤性病变时,很容易侵犯喉返神经,进而导致声音嘶哑。

上图 两侧喉返神经的走行图:右喉返神经在右迷走神经经过右锁骨下动脉前方处发出,由前向后绕过右锁骨下动脉返回向上;左喉返神经在左迷走神经经过主动脉弓前方处发出,并由前向后勾绕主动脉弓返回至颈部。左、右喉返神经分别行于两侧气管与食管之间的沟内或附近,在甲状腺两侧叶深面入喉,分布于声门裂以下喉黏膜及除环甲肌外的所有喉肌,为喉肌的主要运动神经

喉返神经受损主要原因有三个:分别是手术中损伤(主要是甲状腺手术、颈部手术或胸部手术)、肿瘤侵犯或压迫(如肺癌和胸腔内淋巴瘤)以及外伤(颈部外伤)。对于王大爷来说,最大可能应该是肿瘤。

带着这个推测,我重新仔细观察王大爷之前的肺部 CT,重点关注肺门部位。果然,左侧肺门比右侧明显增大,气管腔似乎也变窄了。

上图 第一次CT检查时肺窗和纵隔窗,以及局部放大可见左肺门增大。

为了进一步明确病情,我为他安排了胸部增强CT检查。结果显示,左侧病灶较之前明显增大,肺癌肿瘤指标也有多个增高(CEA7.72ug/LNSE19.3ug/L,细胞角蛋白3.96ug/LSCC1.53ug/L)。

上图 相隔20余天的第二次胸部CT检查,可见左肺门肿块进一步增大,左肺门淋巴结肿大。

随后,气管镜检查发现左下叶背段狭窄,左肺门淋巴结肿大。最终,通过穿刺活检,确诊王大爷患上了小细胞癌。

上图 气管镜表现,从左至右分别是:左下叶背段狭窄,左下叶后基底段亚支低回声区和11L淋巴结低回声区。

目前,王大爷正在接受化疗联合免疫治疗,与病魔进行着顽强的抗争。回顾整个诊疗过程,这个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问诊时,一定要细致入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就像王大爷的咳嗽,我们要关注咳嗽的具体表现,特别是出现饮水呛咳,还合并声音嘶哑时,更要深入思考症状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将解剖学知识与临床症状相结合,通过观察影像学的细微改变,发现潜在的问题。在查看胸部影像学资料时,学会两侧对照观察,这是避免误诊、漏诊的关键。

希望通过王大爷的案例,能让更多同行意识到疾病诊断的复杂性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也通过这个案例让我们将解剖学知识与临床表现更好的结合起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