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鬼才”倪海厦是个极具争议的人,其中他的死所引发的争议最大。很多人都无法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他用中医医治无数疑难杂症,自己却早早死于59岁。 也因为无法接受,坊间流传着很多关于倪海厦死因的传说。传说之一便是:他泄露了太多天机,救了很多不该救的人,以至于遭到反噬,最后“被天收”。 这类传说,当然是站不住的脚的。但回看倪海厦一生,却又将发现:这一传说本身,似乎并非空穴来风,毕竟,倪海厦的确泄露了不少“天机”。 接下来,我们就来盘点倪海厦泄露的六大“天机”—— 第一,人生就是一场骗局。先看原话:“我告诉大家一个很多人都不会知道的秘密,这个秘密,很多人是直到临死的时候才知道。那就是:人生其实就是一场骗局,我们每个人赤条条地来到这世上,最终也会赤条条地走,我们最大的任务,根本不是什么买车买房,也不是及时行乐,这些呢都是欲望,是身外之物,正确的活法是向内求。 无论遇到什么坎坷,都不要让自己陷进去,出生我们没有办法选择,婚姻很多时候也是靠运气,那唯一能让我们过好这一生的本领呢,就是看待世界的方法。 这世界看似大,但其实呢,大部分人、大部分事都跟你没有关系,本质上是你一个人的世界。人生啊,就是一场体验,别害怕痛苦,痛到极致就是解脱,真正的自在,都是无视外物,做自己的观察者。 当你看见河,你已经在河之外;当你看到自己的情绪,你已经在自己的情绪之外。情绪本身其实并不存在,包容所有的遭遇。你越接纳什么,什么就会消失,越抗拒什么,什么就会折磨你。当不再抗拒命运的安排,你想要的东西终将到来。” ![]() 倪海厦 这段话,与律宗十一代祖弘一法师15岁那年就勘破的“世界是假的”的真相,几乎完全一致。所不同的是,弘一法师勘破这一“天机”靠的是慧根,且是用诗歌来表达:“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 而倪海厦勘破这一“天机”,更多的是靠他在俗世的经历,尤其治病救人的经历,在无数次和死神的博弈中,倪海厦勘破了这一“天机”。与弘一不同的是,他将这一“天机”告知世人,乃是用的讲课的方式,且表达更为直白。 第二,命好之人,都有的三个特征。先看原话:
倪海厦勘破的这一“天机”,几乎是治疗拖延症的一剂良药。 很多人一辈子一事无成,其实压根儿不是因为能力低,而仅仅因为:他们执行力有问题。这些人表面看起来是很像那么回事的,一看到一个机会,就立马开始想,想这个事要怎么着手、成功概率多大、啥时候动手合适、把握几何。 想来想去,但就是不做,因为他在等万事俱备的那天。可他没有想过,一旦万事俱备,这事只要下手一定能成,那这好事能轮得到你吗? 执行力高的人,做事之前,他也会想,但他绝对不会想太多,他只要有两三成的把握,就会小心翼翼地去做。然后,在执行过程中,他不断地结合实践去改进方法、调整方向,最终抵达目的地。 倪海厦勘破的这一“天机”,《易经》里边实际也讲到过,《易经》里的:“坤,初六,履霜坚冰至。”它就是在强调要积累,然后伺机而动。所谓“物生于积,而运于动”。 接着看原话:
倪海厦强调的命好之人的第二特征“心定”,往根本处说,就是一种方向感、使命感,它的前提,就是《大学》里强调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明”,也即是“明心见性”里的“明”,指的是内心深处的、本自具足的智慧。 继续看原话:
倪海厦口中的“命好之人第三特征”,说到底是讲的“利他精神”,也就是“心里有别人”。这样的特征,的确与一心只想着自己的众多年轻人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理念,是相违背的。 这里,倪海厦是看透了人必须为他人、社会、国家做贡献,“自利”才会水到渠成。也就是说,你想自己成功,你先得利他。 ![]() 第三,再有钱,口腹之欲也要控制,否则会短寿。先看原话:“如果你有钱,就去买好看的衣服穿,买好的车子开,但是吃要尽量的简单,好吃的东西吃一点点就可以了,口腹之欲要控制,营养过剩寿命会短。 俗语有道是'节食以去病,少食以延年’,真正的养生就一条,大道至简。记住别吃太好,别吃太饱。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很多人把钱不投在用上而是饮食上,这样反而大错特错,别以为吃的好,其实反而肠胃的负担更大。 有的人下班了不是西餐红酒就是啤酒烧烤,有时候人在兴头上,再整个第二顿,这样是非常不健康的。我们看那些百岁老人,大多数都是简单规律的饮食习惯,吃的清汤寡水,而且都是七八分饱。所以,想长寿,就从戒口开始,只有亏待了你的嘴和胃,才能更长寿的呀!” 这段话,与早年一位知名百岁老人口中的:“人一辈子吃的饭都是有量的,吃多少少多少!”实际是一个意思:少吃就是惜福,惜福能增寿。 第四,人要想越活越年轻,一定要精神内守。原话:人想要越活越年轻,一定要精神内守,节约气血。尤其身弱、气血不足的人,一定要节约气血,眼耳口鼻都要少用,说话的时候不要太大声。 气血是省出来的,节约气血的最大秘诀就是要精神内守,精神内守就是不要有太多情绪消耗,保持平静的心情,保持平和的心态。” 这段话,是倪海厦在提醒世人:要想活好,就不能内耗,即情绪消耗。而不内耗的方法,倪海厦也给到了,就是:感觉到情绪时,努力让自己保持平静、平和。 如何判断自己处于情绪内耗中?答案是:当你的疲累,不是因为脑力、体力劳动这类客观劳累所造成,而是由于心理上的主观感受而造成时,你就处于一种内耗状态了。 从小的方面来看,内耗会影响人的自我评价、做事意愿和效率、睡眠质量、人际交往等,导致人错失机会,或者直接把事情办砸。 从大的方面来讲,人的身心是一体,长期内耗,会增加生病的风险,比如高血压、冠心病和肿瘤等疾病,都和精神心理有密切关系。 严重的情况下,长期精神内耗,还会出现严重抑郁症,甚至精神失常。 解决内耗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倪海厦说的自我调节,用自己的力量,去让自己在情绪袭扰时,保持平静、平和。 倪海厦这段话泄露的“天机”是:世界上最好的养生,其实不是吃补药,也不是运动健身等等,而是从内心入手,去养心态,养情绪,养格局,养内涵。 《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里倡导的“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与倪海厦将的“内守”,是一回事,都强调:精神内守,就不会生病。“悲伤肝,喜伤心,恐伤肾,忧伤肺。”无内耗,必然不会积累大病。 情绪稳定了,心态平衡,内心愉悦,这样的滋养才是让人越活越年轻、越活越好的秘密。 第五,不要独居,人是群体性动物,离群索居非常危险。原话:“一个人独居久了以后面相会变化,眼神会变得有杀气,有凶光,而且脸会越来越大,除非修佛修道,心里有寄托就不会这样。相由心生,这种人往往脾气也比较古怪,不易相处。” 长期独居,社交能力会弱化,很多独居久了的人,会出现不懂基本客套话,不知如何应对人际交往的常用问答、应对,也无法揣摩别人心思。 日久后,独居者势必会变得懒惰,他们的工作、学习都在完全无压状态下,紧张感越来越少,学习、工作取得进展的难度会越来越大。 因为生活中长期只有自己一个人,他们的生活会变得极其乏味,几乎每天都在不断重复。因为长期面对的都是相似的情境,接触的信息太少,他们的大脑甚至会出现萎缩的现象。 自然,他们将无法再与普通人相处后,他们一与普通人接触,就会让他们感觉到“脾气古怪”“行为异常”甚至“格外冷漠”,他们想要融入正常人的生活,难度会极其大。 倪海厦泄露的独处的“天机”,有两层意思:第一,人尽量不要独居,独居非常危险;第二,人尽量不要接触那些长期离群索居的“独居者”,那也是非常危险的。 ![]() 倪海厦创办的汉唐中医学院 第六,不要替别人做决定,尤其父母不要给子女做决定。原话:
倪海厦泄露的这一“天机”,和“乌鸦定律”类似。“乌鸦定律”说的是乌鸦的叫声虽然能预测吉凶,但它们的叫声很难听,容易让人烦躁,而乌鸦自己却意识不到这个问题,也就是从不自省。 “乌鸦定律”是在启示人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空间,尤其父母,面对已经长大的子女,要学会尊重和防守,可以对子女的成长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但也要注意切不可给自己做决定,也不能干预他们的决定。须知:儿孙自有儿孙福,太多干涉子女的学习、工作、婚姻等,反而会阻碍孩子成长,也会影响你们的感情。 不得不说,倪海厦泄露的这六大“天机”,每一个都让人醍醐灌顶,将它们领悟透,便可过好这一生。然而,倪海厦本人的早逝,是否与他泄露天机有关?答案是否定的! ![]() 倪海厦的早逝,是他为治病救人、弘扬中医等过度消耗身体有关,他的死因诊断“死于心力衰竭”,便是明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