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古城,以春水濯尘,以文脉养心

 cxag 2025-05-03
图片
图片

春水濯尘,文脉养心。

江南的春天,是一场不动声色的疗愈。

她以古街巷为笺,以满城山水为墨,向每一个倦游的现代人递出一封手写邀约——这里没有程式化的“景点疗程”,只有让时光慢成流水、让心事轻若飞絮的古老秘方。

图片

若说江南是一幅水墨画,绍兴古城便是画中那滴未干的墨,既氤氲着千年文脉的深邃,又流淌着市井烟火的鲜活。

当春风掠过白墙黛瓦,绍兴老街便悄然苏醒,化身一位手执青竹伞的“疗愈官”,邀你走进原汁原味的江南生活,观看一目桥水相依、枕水人家的故事。

图片

西小路历史文化街区丨绍兴文旅发布

西小路有着最活色生香的烟火气息——台门民居沿河而建,檐角将春阳切成细碎的菱形,投在晾晒的霉干菜与酱鸭上,空气里浮动着咸鲜的烟火味;屋外隙地上,老翁老媪藤椅一摇,便是一晌浮生。

图片
图片

西小路枕水人家

一河一街、街河并行,小桥流水、枕河人家,西小路历史文化街区完美地诠释了这幅经典的水乡画卷。

图片

西小河俯拍丨胡超琦

春风又绿谢公桥。行至西小路与新河弄交接处,谢公桥如老者的脊背般伏在西小河上。桥身苍苔斑驳,石缝里钻出几簇青苔。倚栏俯瞰,春水将桥拱剪成满月,乌篷船载着新客从月影中穿行。

图片

谢公桥丨魏国良

用岁月堆砌起来的记忆之城,总是带着令人着迷的气息。据《浙江通志·越文化专志》记载,仓桥直街是越国宫城连接外城的道路,堪称“越国第一街道”,也是绍兴历史上第一条街道。它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前,与其相邻不远之地,便是越王句践的小城,现在的环山河便是越王句践小城的护城河,也是宋代子城护城河。

图片

环山河

西小路像静默的隐士,仓桥直街则更像是簪花卖酒的俏娘子。日间,住户居民悠优哉游哉,或许会撞见祖孙三代围坐剥笋的温馨场景。入夜,游人如织、灯火通明,人们漫步古街,逛非遗时尚店,品特色小吃,购买绍兴特产,观特色戏曲表演。在这里,陆游笔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意境,有了画面。

图片
图片

仓桥直街夜景丨潘国绍(上)、魏奔波(下)

在古城这片拒绝被完全现代性熨平的街巷里,疗愈的本质是“允许自己成为无用之人”。看老翁用蒲扇煨着煤炉上的茶汤,听茶馆里评弹声混着茶盏磕碰的脆响,任由春风将衣角染上黄酒香——所谓江南,不过是教人学会在喧嚣中,守住一方“无事小神仙”的从容。

图片

在现代都市中萎缩的感官,需要一场绿色的“复健训练”。细看府山春花,轻抚西园绿水……当人重新学会用草木的频率呼吸,生命力便如蛰虫听见惊雷,在每一寸肌肤下苏醒。

府山公园草木新绿,花草繁茂。这抹绿,或许是把开启古人精神世界的钥匙。

图片

府山丨越城文旅

府山承载了古城绍兴2500多年的历史,系后人为缅怀越王句践卧薪尝胆复国雪耻而建,越王殿、越王台、清白泉、文种墓、望海亭(飞翼楼)、蓬莱阁、摩崖题刻、龙湫泉等历史遗迹都在府山上,尽可饱览越中风貌,人文气息浓厚。

图片
图片
图片

越王殿、摩崖题刻、清白泉

这个时节,府山春花渐开,迎春花、绣球花、山茶花、樱花竞相绽放,或如圆玉莹,或彤云啸傲,又或玲珑点点,为府山增添了春日愉悦的色彩。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迎春花、绣球花、山茶花、樱花

西园的疗愈密码藏在“借景”的造园智慧中。这座始建于吴越国时期的园林,将山水置于园内。

图片

西园丨十分绍兴

庞公池春水潋滟,回廊曲桥将春色裁成片段:玉兰花瓣落进池水,搅动墨香;池畔,垂柳蘸水写下《兰亭序》的笔画。穿行其间,恍若走进古画:看老者以地书笔蘸水写诗,字迹随阳光蒸发;听戏曲迷在亭子里吊嗓子,水波将唱词揉成粼粼的韵脚——这里没有“打卡式”游览,唯有让五感浸透在“春服既成,咏而归”的古意里。

图片
图片

西园

图片

“白玉长堤路,乌篷小画船”,若要问绍兴的魂栖于何处,橹声欸乃的水巷会给出答案。当春阳将运河水暖成糯酒,乌篷船便成了最灵动的笔尖,在河网间勾勒出“名士之乡”的经脉。从鲁迅故里到沈园,自书圣故里至八字桥,这条水路既是地理意义上的穿行,更是一场向文心深处溯源的朝圣。

坐着乌篷船,缓缓穿过鲁迅故里。

图片

鲁迅故里乌篷船码头丨绍兴水城旅游

这条古色古香的老街是鲁迅诞生和青少年时期生活过的故土。在百草园,泥墙根不见蟋蟀,但何首乌藤仍攀着春光疯长;在三味书屋,仿佛听见寿镜吾先生的戒尺敲在鲁迅的课桌上,惊飞了梁间燕。

图片
图片

百草园、三味书屋

那个在课桌上刻“早”字的少年,原是用笔做舟,载着一个民族横渡了精神的荒原。

图片

鲁迅故里丨越城文旅

船过沈园。八百年前的泪痕从《钗头凤》题词壁中渗出。陆游与唐琬在此错过的一生,被春风酿成了沈园的海棠雨。

图片

沈园《钗头凤》题词壁丨绍兴文旅发布

无数佳人才子成对来到沈园,时间在此就显露出慈悲的质地:它让悲剧沉淀为美,又让新的爱情在旧伤痕上抽芽。

图片

冷翠亭丨俞天乐

船穿过题扇桥的桥拱,书圣故里的文气扑面而来。

图片

书圣故里

戒珠寺前,草木新叶如小楷笔尖;墨池边,传说王羲之在此洗笔染黑池水,如今春燕掠过水面,翅尖蘸起的不再是墨色,而是揉碎的天光云影。

图片

题扇桥丨央视文脉春秋

船行至此,不妨学古人曲水流觞,琼浆随波而下——杯中晃动的,是魏晋名士的风流,亦是今人对诗意栖居的向往。

图片

蕺坊桥丨骆海淼

乘乌篷船游绍兴,是一次“文化治愈”的过程。当身体随着船身轻轻摇晃,看两岸街景如胶片电影般后退,你会忽然懂得:为何黄酒要慢饮,越剧要拖腔,绍兴的文人都各有风骨。

图片

绍兴古城正以春的名义,向每个造访者递上一纸契约——愿你在江南水乡,找回被快时代稀释的“人文温度”;在绿水青山的怀抱中,重获向美而生的勇气;更在橹声灯影里,听见自己与千年文脉同频共振的心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