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历史中,日本对中国一直抱有侵略的野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世人孰知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可还有多少人记得发生在1938年5月3日的“济南惨案”呢? ![]() 历史不该遗忘,我们珍爱和平,但不能忘记历史! 一、济南惨案的基本解释: “五三惨案”又称济南惨案。1928年5月3日,日本帝国主义为阻止南京国民政府北伐,借口保护日侨,出兵干涉,突袭毫无戒备的中国军队,凶残杀害中国外交官蔡公时等17人,强占济南城,大肆屠杀中国军人和民众,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三惨案”。 ![]() 二、事件发生的背景: 第一次国共合作共同领导了全国人民的北伐战争,当时北伐的主要目标有三个:孙传芳、吴佩孚、张作霖。北伐军势如破竹,摧枯拉朽,很快消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两大军阀,只剩下奉系军阀张作霖在苟延残喘。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迫害屠杀共产党员,国共两党的合作破裂,出现对抗局面。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成为国民党内部的最大实力派。民众对国内统一的呼声越来越高涨,国民政府遂决定进行“二次北伐”彻底完成国家统一。 ![]() 日本一直视东北地区为其所谓的“生命线”,扶植奉系军阀张作霖为其在东北地区的代言人,张作霖一旦面临威胁也就意味着日本在东北地区的利益受到损害,无法达到其独霸东北的目的。 三、事件的发生经过: 1928年4月,北伐军势如破竹,节节胜利,很快到达黄河沿岸的济南,奉系军阀张作霖无力阻止北伐前进的步伐,结束军阀割据,实现全国统一指日可待。 日本军国主义担心中国一旦实现统一就不能任日本肆意侵略,于是竭力阻挠北伐军北伐。1928年5月3日,日本以保护“侨民”为由,派兵进驻济南、青岛及胶济铁路沿线,准备动用武力阻止北伐军北伐。惨无人道的日军在济南城内恣意杀戮北伐军和中国平民,中国民众被焚杀死亡者,达17000余人,受伤者2000余人,被俘者5000余人,用以震慑北伐军,阻止北伐军进军,已到达侵略的目的。 时任国民政府山东特派交涉员的蔡公时在与日军交涉时愤而抗议,要求日本从济南撤兵。当晚,日军闯入山东交涉使署将蔡公时等外交人员尽数捆绑毒打,蔡公时据理痛斥日军的野蛮行为,被残忍的日军割掉耳朵,挖去双眼,残忍至极,人神共愤。蔡公时宁死不屈,忍着剧痛高呼“中国人可杀不可辱”最终,日军无视国际公约,将外交官蔡公时等17名外交人员残忍杀害。 ![]() 事件发生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的方针,对日本的残暴行为选择妥协退让,最终决定绕道济南继续北伐,大大助长了日本的嚣张气焰。 四、蔡公时先生简介: 蔡公时,被誉为“外交史上第一人”。1881年5月1日生于江西九江市。少年时,蔡公时便以晓诗书、善词令、有胆识闻名乡里。21岁时,以“反清分子”罪名遭通缉,蔡公时只得东渡日本求学,并见到了敬仰已久的孙中山先生。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后,蔡公时慷慨写下“英雄血和杜鹃开”“不抱丹心莫错来”等铿锵悲壮之语,忠义之气溢于言表,读起来让人荡气回肠。 ![]() 五、事件的影响: “济南惨案”大大震惊了中国民众,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野心暴露无遗,大大加深了中日两国之间的矛盾,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再度加深。 南京国民政府实质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买办等阶层利益,背后主要支持者是英美等国,事件发生后,使南京国民政府更加倒向英美,日本的在华利益受损。 事件发生后,蒋介石为代表的南京国民政府软弱妥协,助长了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为日本后来发动“九一八事变”提供了可能。同时,日本的损失也是最大的。事件发生后不久,1928年6月日本关东军制造了“皇姑屯事件”,奉系军阀张作霖被炸身亡,东北地区由张学良领导,张学良看出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拒绝与日本人合作,做出了中国现代史上最重要一件大事——“东北易帜”。从此,东北地区服从南京国民政府的领导,中国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