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坛祈年殿剪影图集
天坛祈年殿,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永定门大街东侧。为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和祈雨的场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

天坛祈年殿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名为“天坛”,天坛由两重坛墙环护,分为内、外两坛。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名为“天坛”,天坛由两重坛墙环护,分为内、外两坛。

天坛祈年殿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名为“天坛”,天坛由两重坛墙环护,分为内、外两坛。建筑集古代哲学、历史学、数学、力学、美学、生态学于一炉,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天坛祈年殿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名为“天坛”,天坛由两重坛墙环护,分为内、外两坛。建筑技术构造也因建筑外形的特点和“天”的含义而采用奇数、年数等与之相关的数字,主体建筑屋面覆以蓝色琉璃瓦以象征青天,使祭礼达到神圣而崇高的效果。
天坛皇乾殿由三座琉璃门与祭坛相通,蓝琉璃瓦庑殿顶,崇基石栏,殿前设月台,月台前方和左右出陛各八级。院内西侧有古稀门。檐下悬挂“皇乾殿”匾额为明朝嘉靖皇帝亲书。

天坛祈年殿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更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1961年3月天坛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洪哥警影”2024-10-17尼康D810+VR24-70及荣耀50pro手机摄于北京天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