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 黔东纵队游击队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1947年3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开展蒋管区农村游击战争的指示,要求各地党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发动群众,组织农民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12月,中共川东临时工作委员会决定,派张立回贵州开展工作,建立中共黔北工委,在黔东北地区开展地下工作,组织游击武装,建立游击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先后在松桃、湄潭、凤冈等地建立游击武装组织,有力牵制和打击了敌人,积极配合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迅速解放黔东地区。 图为黔东纵队司令部机关分布图 1947年秋,滕久荣在重庆接受中共川东地下组织指示,回家乡松桃苗族自治县冷水乡进行革命活动,组织武装力量,开展武装斗争。1948年春,中共黔北工委建立后,张立又先后派周知群、董啸嵋、宋至平等到冷水成立中共冷水支部,发展党的组织,组织游击武装,开展抗兵、抗粮、抗税斗争,利用党的统战政策壮大革命力量。中共冷水支部决定利用各种社会关系,积极活动发展革命武装。滕久荣经滕久光活动,打进了松桃县教育科任督学,周知群去冷水小学接替滕久荣教员的职位。犀牛场以滕代和为骨干,建立起一支30余人的农民武装,接着又建立以冷水为中心的6个武装据点。 滕从戎接受党的指示,通过活动以竞选方式担任冷水乡乡长,掌握一支47人的武装力量。滕久荣的父亲滕玉峰曾任松桃冷水联保主任,是松桃较有实权的人物,他利用私人交情争取了乌罗乡陈朝龙和警卫干事陈玉昌1个警卫班投身革命。周知群、董啸嵋利用滕玉峰关系,争取了严培安、田茂光、田碧尧等参加革命活动,发展160余人的武装力量。滕代和争取四川秀山县云隘乡农民田应斌,组织一支30余人枪武装力量。张嗣麟利用家庭关系和滕久荣到石梁乡石响寨争取张晏卿30余人枪参加革命,并以张晏卿家为联络点。张嗣麟到松桃南区争取平头乡、普觉乡保地方势力武装。通过张嗣禄和刘思三发展铜仁县沙坝乡苗族白凤山,组织一支100余人枪武装力量。滕久荣任督学后,在教育界通过教员田家乐等人在平茶乡组织以田应科、龙世斌、田景升为首的苗族农民武装,又到长坪乡白泥塘发动30余人枪的武装力量,还利用亲戚关系,争取原任平茶乡乡长石锦成等组成一支苗民武装,田家乐发展一支拥有50余人枪的苗族武装力量。同时,还与花垣排毕、吉卫及凤凰的新寨等地方武装势力取得联系,开展武装斗争。 为向川东发展,滕久荣的大哥滕久光在重庆秀山邑梅街上建立联络站,由胡履安负责,为及时了解敌情,张嗣麟通过大路乡警卫干事桑鸿和县兵役科长梁礼义的关系打入孟溪乡公所当警卫干事,争取孟溪电话室管理员金和福和松桃电话室余建国、雷仁远参加革命,把通讯机关秘密掌握在革命者手中。 1949年1月,负责黔东北地区工作的宋至平,在松桃县石梁乡石响召开武装干部会议。宋至平在会上讲了全国革命的大好形势,总结前段时间的工作经验,批评了不深入发动群众的缺点,布置了工作任务,决定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黔东纵队,宋至平任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滕久荣、张蜀伦协助司令部工作。纵队下辖5个支队12个大队共253人。 黔东纵队建立后,印制散发《告工农同胞书》《告公教人员书》等文告,还书写《中国共产党政治纲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建立地方政府办法》《湘鄂川黔边境土地改革纲领》及标语口号,反对苛捐杂税,实行减租减息和开仓济贫等斗争口号。4月中旬,滕久光等转移到梅江楠子坪,准备继续向麻阳高村转移,行踪被县警察局局长兼特务副组长李景友侦悉,驻地遭到突然袭击,滕久荣不幸中弹牺牲,其余转移到麻阳高村。此后,便分散隐蔽在湖南花垣、麻阳一带秘密活动。 1949年10月7日,转移到湘西的黔东纵队人员,在辰溪、凤凰等地与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部队会师。11月初,第二野战军第十军进军贵州时,田家乐、董啸嵋在麻阳、凤凰随同解放军十军第三十师于11月12日解放松桃,继而随大军前进。 11月下旬,黔东纵队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黔东北纵队直属大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