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醒】又痛又肿的“火疖子”别硬挤!这份保命指南快收好→

 朱觉超 2025-05-03

“脸上突然肿起又红又硬的包,一碰就痛到飙泪,挤破它会不会好得快?”

这可能是要命的火疖子!

数据显示,90%的火疖子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而危险三角区(鼻周至上唇)的疖子一旦挤压,细菌可能直冲大脑,引发脑膜炎或败血症。

这颗“夺命红包”到底怎么处理?学会这几招,帮你少跑医院少遭罪!

图片

▲图源:抖音@都市现场


火疖子不是“上火痘”,是皮肤在呼救!
01
真凶竟是皮肤上的“潜伏者”

火疖子的学名叫“疖肿”,本质是毛囊和周围组织的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平时“潜伏”在皮肤表面,一旦遇上抓伤、出汗或免疫力下降,就会突破防线引发红肿硬块。

02
3招区分火疖子和普通痘痘

· 疼痛感:火疖子像“容嬷嬷扎针”,痘痘通常不痛。
· 脓头形态:火疖子脓头深埋难挤出,痘痘易破溃。
· 发作速度:火疖子几小时就能肿成硬币大,痘痘发展较慢。

图片

▲火疖子和相似的皮肤问题对比



硬挤火疖子的三大致命操作

①徒手挤脓=细菌“直通车”
用力挤压会让细菌随血液扩散,轻则满脸肿胀,重则引发败血症。曾有患者挤破鼻头疖子,次日高烧40℃送医抢救。

②粉刺针挑破=自造“细菌炸弹”
未消毒的器械可能带入更多病菌,导致感染范围扩大,甚至形成多个脓头(痈)。

③大蒜敷贴=火上浇油
民间偏方可能刺激皮肤,加重红肿。曾有老人用生姜涂抹疖子,结果肿成“猪头”。


图片


科学处理四步法,三天消肿不遭罪

黄金48小时急救术
· 未化脓时:用40℃温水浸湿无菌纱布,热敷15分钟/次,每天4次。
· 已化脓时:碘伏消毒后外涂莫匹罗星软膏,加速脓液排出。

这些情况立即就医
· 肿块超2cm或持续发热。
· 长在危险三角区或隐私部位。
· 糖尿病患者反复发作。

医生“掏脓”不疼的秘诀
专业医生会用无菌针头精准刺破脓头,配合负压吸出脓液,全程几乎无痛感。术后涂抹抗生素药膏,5-7天即可愈合。


预防指南:让“红包”永不登门

高危人群防护套餐
· 糖友:控血糖+每天检查足部皮肤。
· 油痘肌:早晚用含水杨酸洗面奶清洁。
· 健身党:运动后立即擦汗洗澡,避免汗液浸泡。

防疖三件套
· 衣物:选纯棉宽松款,避免化纤摩擦。
· 饮食:少吃烧烤炸鸡,多吃冬瓜、苦瓜等清热食材。
· 作息:23点前入睡,熬夜超23天免疫力下降30%。


科学应对,让“夺命红包”变“过客”

记住这个保命口诀:“红肿不挤勤热敷,发热就医莫耽误;控糖护肤强免疫,预防胜过挤脓苦”。

家中常备碘伏棉签+莫匹罗星软膏,发现火疖子立即处理。与其冒险挤痘,不如科学应对——你的皮肤,值得温柔以待!

编辑:程焕映 温嘉林  
责编:陈广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