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语典故丨枕戈待旦

 谷山居士 2025-05-03
【成语】  


       枕戈待旦

【拼音】


       zhěn gē dài dàn

【释义】


      戈:古代的一种兵器;旦:早晨。意思是立志杀敌,枕着武器睡觉等天亮。形容时刻准备作战。

【出处】


       《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解释:我经常枕着兵器睡觉一直到天),立志消灭敌人,常常担心祖逖比我先起来练兵。

【近义词】


       荷枪实弹  严阵以待  枕戈击楫  常备不懈  引而不发 

【反义词】


       高枕无忧  高枕而卧  醉生梦死


【成语故事】

         
       在西晋时期,晋朝表面上还管辖着中原大地,但实际上已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了。北方游牧民族乘机侵犯,经常骚扰边境地区,并且掠夺许多土地。
       
       有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刘琨,一个叫祖逖。刘琨,山西太原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年轻时文才出众,他的诗文悲壮激昂,充满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刘琨不但文采斐然,而且熟读兵法,武艺高强。祖逖,字士稚,范阳遒县(今保定市涞水县)人,祖逖少年时生性豁荡,不拘小节,轻财重义,慷慨有志节,常周济贫困,深受乡党宗族敬重。他成年后发奋读书,博览书籍,涉猎古今。

       祖逖和刘琨是一对好朋友,两人都是性格开朗、侠肝义胆的志士。他们从小立志报效朝廷。他们不但文章写得好,而且都喜欢练武健身,练就了一身的武艺。

       当时,西晋表面上还管辖着中原大地,但实际上已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了,社会动荡,老百姓生活苦不堪言。祖逖和刘琨一谈起国家局势,总是慷慨万分,常常聊到深夜。

       有一天,祖逖又和刘琨谈得十分兴奋,刘琨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祖逖却久久沉浸在谈话的兴奋之中,不能入睡。“喔,喔,喔--”荒原上的雄鸡叫了起来,祖逖一跃而起,踢醒了刘琨:“听,这雄鸡啼鸣多么振奋人心呀,快起来练剑吧!”于是,两人操起剑来,在高坡上对舞。

       从此,他俩每天清早听到头一声鸣叫,一定来到荒原上抖擞神练起剑来。刘琨被祖逖的爱国热情深深感动,决心献身于祖。一次他给家人的信中写道:“在国家危难时刻,我经常'枕戈待旦’(枕着兵器睡觉一直到天明),立志报国,常担心落在祖逖后边,不想他到底走到我的前头了!……”
        
         成年后,两人先后入仕,祖逖历任司州主簿、大司马掾、骠骑祭酒、太子中舍人等职,后率亲党避乱于江淮,被授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他在建武元年(317年)率部北伐,得到各地人民的响应,数年间收复黄河以南大片领土,使得石勒不敢南侵,进封镇西将军。刘琨历任司隶校尉从事。后又被高密王司马泰辟为掾属,迁任著作郎、太学博士、尚书郎等官职。

【造句举例】


       中国人民解放军枕戈待旦,只要印度阿三敢越界一步必将让其有来无回。

        为了踢好这场足球赛,队员们纷纷摩拳擦掌,枕戈待旦。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