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林传说】巴林右旗山杏花的传说 文·陈二虎

 赤峰蒙辽风雅颂 2025-05-03 发布于内蒙古

BALINCHUANSHUO

巴林右旗山杏花

的传说

  文   陈二虎

巴林右旗山杏花的传说




      花神露葩,托体相从,不啻在碧玉林中,天香窟里,遭遇者实乃神灵所授,所谓逢天台也。

      话说辽圣宗即位前后,有一少年叫萧韩家奴,其父早逝,便入今天的巴林右旗幸福之路的荣山之中读书。

      当严寒过后,农历春光三月,万物复苏,春花育蕾绽放了。这日,萧韩家奴,见山中杏花次第开放,绯红纷白,一树树,一片片,像绮色的云,如迷蒙的雾,灿烂炫目,把塞上的春意烘染得更加浓烈。

      徜徉于杏花树下,温柔轻盈的杏花浮泛在头顶之,触目所及,四下里杏花容光焕发,妩媚动人,春风轻拂,花香袭人,摇香赋色,晃若身在琼林之间,群芳之侧,不由口点一首:

幽人谷畔杏花栽,

天落琼英取次开。

分付花神休睡去,

仙灵今夕应重来。

      傍晚,萧韩家奴梦见一女子,湛湛秋水拂明眸,馥馥红杏衬双颊,对他以目送情,似乎对他说知心知越的话儿,并引他入一室,室内清香氤氲,对他说:“妾渤海大氏,小字杏芳,你我有前世姻缘,今郎君切去,夜里相逢,勿使妾有倚门之望,萧韩家奴想说什么,还未开口,竟然醒了。






网络图片

      谁料,念之所至,花神先知,杏花仙子虽化为少女,漏下三鼓之时,萧韩家奴从梦中醒来,睡意全消,见今夕月色澄明,便来了雅兴,踏月在杏花丛中徘徊,忽觉有轻微动静,以为是夜间野猪之类出没,他便闪作一棵杏树后,向发出声音的地方张望,这一望几乎令他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他没有看到野猪之类,却看到一妙龄女子,翩翩轻盈,仿若神仙,在月影之下,赏花。

     萧韩家奴以为自己看花了眼,定定神,果然是一位袅娜娉婷的女子,他的心跳加快,问了一句:“月影花容之下,敢问哪里来的仙子!”

     女人似乎早有预感他的到来,并不惊异,从杏花丛中转出,来到萧韩家奴面前行礼回答,语韵悠扬,娇羞无比:“妾家大氏,是彼芳邻,为爱春花,月下清赏。”

      萧韩家奴暗思:这绝色女子,没有一个伴儿,莫非正应先前之梦。便对女子深深作揖道:“难得小娘子与我月下花前奇遇,此三生之幸事,能否随我入室,细谈衷曲何如?”






网络图片

     杏芳闻言微微点头,含羞轻移莲步,慢摇玉佩,缓步随着萧韩家奴来到毡帐内。当萧韩家奴关上毡帐之门,她深深对萧韩家奴道个万福,每欲启齿,又微笑不言。

     萧韩家奴见她娇羞宛转,欲言又止,就说:“承蒙小娘子枉顾,有言又止,何如?况此夜静人幽,月眠花睡,正好说其衷曲。”

      杏芳听了,方才微微开口:“傍晚感君顾盼之情,入我梦间,不能自定。故乘夜而至,欲与郎君夜话,又念桑中之奔(典出《诗经》,指男女私奔幽会),有玷于闺门,又恐郎君未鉴奴心,以为我轻薄。由之,既至而彷徨,欲言而隐忍也。”

     萧韩家奴道:“承小娘子不弃,感佩实深,何敢见外?况小娘子瑶台阆苑之仙女,小可乃一介寒生,将天比地,求之不得。我亦梦你相见,这梦寐岂非五百年前结下之缘乎?又何言桑中之约耶!”

    “未曾许字与人,深闺处女,岂肯轻结私期?郎君有心,若不弃陋质,异日勿使妾有一马负二鞍之辱。聘则为妻,奔则成妾,故踌躇也。”






网络图片

     萧韩家奴道:“小娘子深明义理,韩家奴当明媒正娶为之!”

     杏芳细细柔柔地说:“有幸不需媒,今夕当不负为君之妻之妾。”

歌曰:

瑶池此昔谪仙人,

夜静风生塞上春。

胜会初逢先有梦,

良情已洽更加真。

     天色微晓,杏芳掩襟而泣,萧韩家奴一时不知所措,对杏芳说:“我萧韩家奴,顶天立地一男人,指天而誓,永不相舍,自当择日上门下聘礼迎娶。”

     杏芳哽咽着说:“承郎过爱,谅不我讶,妾实非红尘中人,杏花仙子也。该与君有此天缘,后会有期当定,天机不可泄,来日方知。”

     萧韩家奴听了惊讶不已,杏芳已经移门出门,恋恋不舍地对他说:“幸近君子之光,知君非池中之物,妾有一言与君知,来日价牛方归出仕。”

     萧韩家奴跟出来,却不见了杏芳的踪影,月华之下,不远外有一棵茂盛丰美的杏花,无风而枝动,花影绰约,似嗔似怨。

     萧韩家奴一下明白,杏芳乃是瑶池的杏花仙子,感慨歌曰:

杏花仙子谪尘凡,

伴我孤帐久留香。

惆怅缘痴惊别泪,

空余魂梦恼襄王。

     从此后,萧韩家奴每天都来到那树杏花前,触抚着花枝,轻嗅花朵,清芳沁骨,时而有几瓣杏花轻飘飘地落下,寂然无声。这日,他刚走到杏花前,蓦地刮起一阵大风,顿时花雨成阵,落英绽纷,猝然不防如香雪落了一头一脸一身。






网络图片

     萧韩家奴捧起落花,衣襟上都沾了花香,余香丝丝,不绝于鼻。恰在这时,萧韩家奴听到急促的马蹄声进山了。

     很快,马匹来到他身边,从马上跳下一人,跪下给他行礼。萧韩家奴一看,是家中的老仆讹特懒。

     萧韩家奴知道家中有什么事发生。讹特懒呈告:“家中有一头牛不听使唤,被管家以好价钱卖给了别人,主母闻知,尚有点舍不得,又偶染风寒,请少主人归家。”

     萧韩家奴一下想起杏花仙子杏芳临别的那句:“价牛方归入仕。”便对讹特懒说:“利己误人,非吾所欲!”便回到家中,先拜见了母亲,然后又找到买牛的,把钱退了,把牛牵了回来。

     辽圣宗闻其贤名,征召为右通进,开启了仕途之路。

     到了辽兴宗耶律宗真时期,萧韩家奴颇得信任,任翰林都林牙,兼修国史。“诏与耶律庶成录遥辇可汗至重熙以来事迹,集为二十卷,进之。”

     萧韩家奴老年后又退居荣山,认为此生造化,皆杏花仙子所赐,著有“六仪集十二卷行于世。”

     萧韩家奴事迹收入《辽史》列传第三十三《文学·上》,占有相当的篇幅。

      萧韩家奴七十二岁的那年春天,杏花又绽放出五片圆圆的小瓣儿,茸茸莹莹,颤颤巍巍,如洗尽铅华的仙姝,清逸脱,妩媚而不乏朴素,楚楚之态惹人动爱。

      萧韩家奴携一壶酒,在似水的春阳下,坐到花前,一边饮酒,一边想起当年邂逅杏花仙子的情节,不由醉了,朦胧中,他的眼前是花又不是花,娉娉婷婷,盈盈脉脉,浅颦轻笑,孤情妍态,如梦如幻,入耳依稀有裙裾的窸窣……

      仆人们发现萧韩家奴久久未归,来寻他,他已经在杏花丛中去世了。

作者简介

图片

陈二虎,笔名红叶,蒙古族,辽宁省开原市历史研究学会顾问,赤峰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草原》《内蒙古地方志》《草原之声》《翁牛特文史》等报刊,习作入选多个选本,出版诗集《雪落无痕》,散文集《心香一瓣》。

END

发扬原创·鼓励原创·传播原创

免  责  声  明

     本平台刊发上述文章是以更好传播文明信息、弘扬地域文化、鼓励原创精神为初衷,没有盈取金钱之目的,凡所刊发文章内有违史实、现实、事实之处或抄袭侵权等现象敬请指正,我们及时更正或者删除。

本公众号值得您关注的理由

     我们是一家不以商业盈利、广告噱头为目的,不以转载抄袭、恶搞低俗为手段吸引眼球的公众平台。而是一家立足家乡,面向全国,以发表旗内外有“爱心”人士的原创影视、文学等艺术作品为主的公众平台。记录我们平凡的生活和不平凡的命运,为历史留存一份底稿,为您提供一个有格调、有内容、有思考的人文艺术传播平台,是我们不断努力的目标。

     如果你手中也有关家乡题材的优秀文章、摄影等艺术作品,欢迎与我们一起交流互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