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遗打铁花

 山中的青木 2025-05-03

火树银花惊天地,疑是银河炸苍穹”试想,在浓浓的夜色中,铁水被打入空中后,瞬间绽放开来,像是绚烂的烟花,开在了夜空里,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打铁花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一种传统的民俗表演活动,在河南确山一带流传。这项技艺源于北宋,在明清时兴盛,迄今为止,已经走过了千年的岁月。

打铁花在表演时,高温熔化的铁水,由手工技艺者撒向天空,刹那间,化作一朵朵小铁花,壮丽极了,像是看了一场烟花秀。

打铁花主要分为3个步骤:搭花棚,选一个宽阔的广场,在中间搭个八角大棚,一丈多高,两层的样子,第一层高4米,第二层高1.5米,这就是“花棚”。再寻来一些新鲜的柳树枝,树枝上绑了大量的烟花炮竹等,将其铺在花棚顶上。

化铁汁,在花棚的旁边,弄一座熔炉,以作熔化铁汁用。打铁花者的花棒要准备好。花棒有拳头粗细,一尺多长,是新鲜的柳树棒,棒的顶端掏出一个圆形坑槽,其直径有3厘米,以便于盛放铁汁。

打铁汁,手工艺者,头戴反扣的葫芦瓢,以作防护,赤裸上身,一手拿上棒,里面盛有铁汁,一手拿下棒,里面没有盛铁汁,快速跑到花棚下,用下棒对上棒猛击。十几个手工艺人,按照次序,在熔炉与花棚间往来。棒里的铁汁,冲向花棚,遇到柳枝后,迸射开来,一时间鞭炮和烟花都点燃了,便形成了我们看到的打铁花。

打铁花是一项视觉盛宴,很多人觉得它很危险,但是金属的特性就是,导热速度快,传热快,冷却也快,在空中的时候,降温也很快,手工艺人就是借此也行,将高温铁水击向高空后,会快速粉碎,转化为微小颗粒,这些小颗粒上下飞舞期间,像是电焊时,迸发出的火星,差不多很少烫伤人。另外,打铁花一般在冬季表演,冬季气温低,铁花降温更快,对手工艺人来说,也更加安全些。

其实,打铁花是一项化学的奇迹。在高温环境下,铁水与氧气发生了反应,生成了CO气体,使得铁花在夜空中炸开,这就是打铁花背后的科学原理。

打铁花场面蔚为壮观,每一帧画面都是力量与美学的结合,展现了手工艺者的匠人精神,也体现了我们的民族智慧。打铁花通常在春节,或是其他重要节庆时表演,通过击打炽热的铁水,形成了漫天的火花,有着驱邪避灾、祈福迎新的寓意,展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打铁花在2008年被国务院和文化部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使其重新焕发了生机。我们要好好保护这项技艺,让它成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让我们的中华文化得以传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