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到中年,学会给自己 “减负”

 爱芭虎 2025-05-03 发布于四川
清晨六点,导航提示高速拥堵已达 12 公里。后视镜里妻子正在给女儿编辫子,孩子的笑声和导航的机械音交织,让我突然想起去年此时 —— 同样的路线,同样的拥堵,不同的是,今年的我竟能在烦躁中品出一丝从容。

车子在烈日下龟速挪动,女儿在后座哼起跑调的儿歌。换作从前,我定会拍着方向盘抱怨 “假期毁了”,但此刻却摇下车窗,看着路边的待收的油菜籽在风中摇晃。手机弹出新闻:“五一高速拥堵创五年新高”,评论区满是 “花钱买罪受” 的吐槽。突然意识到,堵车何尝不是生活的隐喻?中年人总在赶路,却忘了欣赏沿途风景。就像素材里说的:“走正确的路,放无心的手”,或许真正的从容,是接受有些路注定要慢下来。
中午十二点,推开丈母娘家的门,扑面而来的是红烧肉的香气和七大姑八大姨的问候。表妹炫耀新换的学区房,小舅子大谈股市行情,妻子在厨房穿梭,我在客厅应付着 “孩子成绩”“工作晋升” 的追问。

饭桌上,丈母娘往我碗里夹了块排骨:“你爸年轻时也总加班,现在想想,身体才是本钱。” 这句话让喧闹的饭桌突然安静。我想起上周体检报告上的 “轻度脂肪肝”,想起素材里的 “戒色花之酒”,默默放下了手中的酒杯。
晚上,大学室友来电:“老地方,就差你了!” 推开门,烟雾缭绕的包间里,有人在谈论跳槽,有人在晒娃,还有人醉醺醺地回忆青春。我缩在角落,听着他们的故事,突然发现,曾经无话不谈的兄弟,如今连 “最近好吗” 都成了客套。

散场时,路灯把影子拉得很长。手机里躺着三条未读消息:一条是客户催方案,一条是女儿的睡前故事请求,还有一条是健身教练的续费提醒。想起素材里的 “结有道之朋,断无义之友”,我默默把几个常年 “点赞之交” 的微信设置为 “消息免打扰”。
深夜回家,妻子和女儿已经熟睡。我打开书房,开始整理堆积如山的文件。泛黄的大学成绩单、旧工作证、孩子的绘画,每一件物品都藏着故事。当我把不需要的东西装进垃圾袋时,突然明白:断舍离不是扔东西,而是给心灵腾地方。

整理完书架,接了半杯温水,泡了两片柠檬,坐在飘窗上看月亮。楼下便利店的灯光在夜色中闪烁,远处传来救护车的警笛声。想起白天堵车时看到的蒲公英,原来生命中那些看似 “停滞” 的时刻,恰恰是成长的契机。

劳动节本是致敬劳动者的节日,可中年人何尝不是自己生活的 “劳动者”?我们用肩膀扛起责任,用笑脸掩饰疲惫,用忙碌对抗焦虑。但正如素材里说的:“饮清净之茶,闭是非之口”,真正的强大,是学会在喧嚣中守住内心的宁静。

关上灯,月光洒在地板上。明天要带女儿去公园放风筝,或许,这就是中年最好的模样 —— 不慌不忙,边走边忘。

所谓正确的生活,大概就是:在喧嚣中选择沉默,在攀比中选择转身,在伤痛中选择前行。毕竟,真正的英雄主义,从来不是征服世界,而是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敢对明天说:“我再试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