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中医李知行 有什么样的愿力,就会种下什么样的种子。 每逢阴雨天气,许多中老年人的关节就像一台老旧的收音机,滋滋啦啦地“预报天气”。这种疼痛的根源,往往是骨头上冒出的“小钉子”——骨刺。中医称之为“骨痹”,认为这是“肾虚骨枯”与“风寒湿邪”内外勾结的结果。就像长期磨损的齿轮会生锈,关节在反复摩擦后,身体会本能地分泌钙质“打补丁”,但这些“补丁”反而成了压迫神经的罪魁祸首。 这也是中医经常说的阴阳两面性,在很多人看来长骨刺就是坏事,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长骨刺也是身体修复的一种方式。凡事皆有两面性。 那今天就分享一个针对长骨刺,也就是骨质增生而出现关节疼痛的中成药,骨刺丸。 骨刺丸:制川乌、制草乌、制天南星、秦艽、白芷、当归、甘草、薏苡仁、穿山龙、绵萆薢、红花、徐长卿。 川乌、草乌大辛大热,是常用的祛风湿药,不仅祛风,而且非常能散寒,可以祛筋骨经络里的寒,功效十分强大,属于风湿药中的猛药。经过炮制后毒性大减,却保留了强大的温经散寒能力。它们像两把“火焰刀”,直入关节深处,驱散寒湿邪气。古籍记载,川乌“通关节,利九窍”,尤其擅长对付阴雨天加重的钝痛。 天南星擅长化痰通络,白芷如同“关节清风”,既能祛风又能活血,徐长卿更是民间传说中能“追风”的奇药。三者联手,专治晨起关节僵硬的“开机痛”。晨起时,气血初步启动,因为关节气血本来就弱,就会出现气血卡顿,关节僵硬的状态,这两味药辛散通窍,能打通气血。 中医说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活血除了能给关节提供充足的营养,还能增加关节的气血抵御风寒湿邪的入侵。当归补血润脉,红花破瘀通经,这对搭档堪称“血管清道夫”。现代研究证实,它们能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像给关节“松土施肥”。 为什么这种关节疼痛总是那么缠绵,经久不愈,这里少不了湿邪在从中作梗。薏苡仁炒后更添健脾之力,绵萆薢利湿通络,二者如同“关节抽湿机”,将滞留的湿邪通过小便排出,缓解肿胀感。 穿山龙形似龙骨,却是藤类植物,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的功效,国医大师朱良春就很喜欢使用穿山龙治疗顽固性关节疼痛,尤其是类风湿疾病。秦艽则像“关节润滑油”,舒筋活络,尤其适合风湿性关节炎的游走性疼痛。 甘草,堪称“和事佬”,既能调和诸药,又能缓解乌头、南星的燥烈之性。 这就是骨刺丸,可用于骨质增生,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痛。方中乌头、红花活血力强,可能扰动胎元,孕妇禁用。湿热体质者慎用,关节红肿热痛者若误用,犹如“火上浇油”。 ![]()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均为科普中医所用,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要,请咨询医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