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书目:《学会提问》
分享人:林小吾
一、书籍简介
《学会提问》(*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由尼尔·布朗(Neil Browne)和斯图尔特·基利(Stuart Keeley)合著,被称为批判性思维的入门经典。本书的核心在于教会读者如何通过提问,识别和评估他人观点中的逻辑漏洞、证据可信度及潜在偏见,最终形成独立、理性的判断能力。《学会提问》被誉为“批判性思维入门经典,真正授人以渔的智慧之书”。
二、阅读缘起: 最开始被推荐这本书是一次历史学科阅读培训上。当时来自北碚的历史教研员针对如何利用好历史课本资源,利用好历史课本,当时答疑的环节针对如何提问,向教研员请教。他推荐了这本书。
真正开始阅读这本书是近段时间。越来越清醒的意识到,学会提问是一位历史老师或者是作为一位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问题的层层深入,可以引导学生思维的层层递进。所以就解释了,为什么说学会提问是批判性思维的入门。
三、阅读收获 (一)基本概念 1. 两种思维方式 海绵式思维:被动吸收信息,强调记忆与积累。 淘金式思维:主动筛选信息,通过提问与批判分析提取价值。 文章提出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是“淘金式思维”,即不断提问以接近真相。
(以下内容部分来自Deepseek,目前在读本书,没有读完)
2. 论题与结论 -论题类型: 描述性论题(如“全球变暖是否由人类活动导致?”) 规定性论题(如“是否应该禁止塑料使用?”) 识别结论:结论是作者希望说服你接受的最终观点,常由“因此”“所以”等词引出。需警惕模糊或隐藏的结论。
3. 论证的结构 - 前提(理由)+ 结论 = 论证 - 需检查前提是否合理、证据是否充分支持结论。
4. 证据的可靠性 - 常见证据类型:统计数据、案例、专家意见、类比、直觉等。 - 警惕证据的漏洞:样本偏差、数据来源不明、情感绑架、因果混淆等。
5. 逻辑谬误 - **人身攻击**(攻击提出者而非观点本身) - **滑坡谬误**(假设A必然导致极端结果Z) - **虚假两难**(非黑即白的简化选项) - **诉诸情感**(用情绪替代逻辑) - **光环效应**(因某优点而全盘接受观点) 应对方式:识别谬误,追问“这背后的逻辑是否成立?”
(二)批判性思维的4个关键步骤 1. **明确问题**:对方在讨论什么?论题和结论是否清晰? 2. **拆解论证**:找到支持结论的理由和证据。 3. **评估证据**:证据来源是否可信?数据是否有误导? 4. **反思替代观点**:是否存在其他解释或可能性?
(三)实践方法:如何有效提问? 书中提供了具体的提问模板,适用于阅读、辩论或日常思考: - **针对论题**: “这个问题的核心争议点是什么?” “作者是否有隐藏的立场或偏见?” - **针对证据**: “数据来源是否可靠?样本是否足够?” “这个案例是否具有代表性?” - **针对逻辑**: “前提是否必然推导出结论?” “是否存在其他可能的因果关系?” - **针对结论**: “如果接受这个结论,会有哪些潜在影响?” “是否有反面证据被忽略了?”
(四)具体应用:行动指南 - 阅读时:边读边标注论题、结论和证据,自问“作者如何证明这一点?” - 讨论时:用“我理解你的观点是…,但能否解释为什么?”替代直接反驳。 - 写作时:提前预判读者可能的质疑,主动回应逻辑漏洞。
总之,《学会提问》不仅是一本逻辑训练手册,更是一本培养理性人格的指南,在教育教学中也能得到应用,往往比答案更重要的,是提出好问题的能力。学会提问,保持开放的心态,对他人,也对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