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黄跃华 编辑:杨茂森 图片:部分下载于网络, 致谢原作者 音乐:走进新时代 演唱:张也 编者按:藏水北调,现已成国人共识,动工是迟早的事。各种方案甚多,但调水方法是建管网还是建渠网,争议很大。本文是古稀老人黄跃华战友继《青藏运河不是梦》、《一管安八国 九网富千秋》、《强国千年计》之后的又一竭力之作。作者站在大西北几千万农牧民千年自流喷灌效益的立场上,对管网建设主要难题开展了深入探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供各级各界讨论参考。其强国富民的赤子之心令人感激,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的忘我精神令人钦佩。现将此文制成美篇,供朋友们欣赏研讨。 (编者) 核心提示:从青藏高原调水,是为了西北几千万农牧民永远生存发展,应当站在几千万农牧民立场上来设计自流管网工程,不能只站在水电站的立场上设计渠道,漫流漫灌,沙石土质,渗漏太多,有效利用率约40%,抽水投资太高,高耗水,低产出,亿万农牧民纯收入太低,工程设计落后,低产低收低效益几千年? 南方六江的600亿方水,加西北上亿亩地,用管网把它们连合为一体,永远自流喷灌,这才是中国千万年富强的最佳出路。这也是解决东南西北、各省市县区各镇乡争水矛盾的最合理、最公平、最根本、最有效的办法。 大型调水工程,一定千秋,优也千秋,劣也千秋。无论任何理由,都不应建大型落后渠道工程,不能让子孙后代落后千万年。 (本文作者) 2021年9月22日,《人民黄河》杂志发表了张金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方案研究》。水利部黄河委员会对西线方案比较选择结果:上线是甘孜--贾曲线,调40亿方水;下线是叶巴滩2888---洮河2500米高程,调130亿方水。其好处是利用三个已建水库蓄水北调,节省1120亿元。显著特点是:利于电站发电,不利于几千万农牧民自流喷灌。发电后的坝下尾水、用洞内渠调到洮河,控灌黄土高原和内蒙高原,各省市县镇乡村组再多级抽水漫灌。其弊病是,留下发电与喷灌争水矛盾,永远多级抽水,落后千万年。我认为叶--洮线是可行的,但不宜作调水主线,理由九点: 一、叶--洮线没有说建管网喷灌,这是大问题。青藏高原南水北调究竟是为什么?是为了几千万农牧民喷灌上亿亩地。花几万亿元,调600亿方水,从南方河中来,到北方河中去?年年天天漫流?各省市县镇乡村组多级泵站抽水漫灌?抽几千万年?太不合算了嘛!七江连水,一组管网统控,全网全程自流喷灌,千万年先进高效益。 (水利部黄河委员会设计的叶——洮线调水示意图) 全世界几十万座城镇在用管道供水,我国水利专家在西线渠道方案上转了60多年,真的算不清管网省水省地省工省钱的账?你去鸟瞰黄土高原千山万壑、内蒙高原连绵起伏的草原、沙漠戈壁、再比较渠道漫灌与管网喷灌,哪个更好?你亲临现场挖开各地土层,看泥沙石比例各占多少?渠道能灌多宽多远?多数流入地下了,有多大产出?多大收入? 调水几万亿投资,靠什么还债? 青藏高原南水北调究竟为了啥?为了亿万农牧民千年生产生存发展,调得多不如用得好,用得好必然是纯收入高,管网比渠网增产增收、省水省地、省工省钱、省油省电、防洪防污染、抗地震、防风沙、防冰冻、防雪崩,十四大好处,全世界都明白,水利专家研究几十年不明白?? 六江六个电站固然重要,电能推动城乡工农业生产。但是,六个电站能解决西北上亿亩地干旱?能够治理席卷千里的沙尘暴?能够永远拯救三大高原六大盆地生态环境吗? 要靠水才行。 在千万年历史天平上衡量,六江六个电站利益、与大西北上亿亩地喷灌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改善效益、边疆千年国防军事效益、社会安定政治效益相比,大管网重要得多,理应放在第一位。 叶--洮线是洞内渠,半洞水运行,洞径大、工程量比管道大。渠道无水压,流速慢、日流量比管道小。用管道,满管输水,有100--200米落差水压,流速肯定比渠道快,日流量大,隧洞内径可比渠道小得多。主干支管经过的所有山谷,都可安支管安闸阀、建管网用水枪水炮喷灌两岸土地,助农增收,渠道能行吗?!网上流传,管道比渠道造价高,误导各级各界。 ![]() 1、不讲高原、平原、戈壁、沙漠、山区、丘陵、草原、地形地貌差别、地势地质土壤差别,不讲管道渠道大小宽窄、落差高低、水压大小,流速流量差别、省水省地差别,闭着眼睛说:管道比渠道造价高,以错传错,误导各级各界,一错误天下。摊开地图,放眼望去:三大高原不是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千山万沟,纵横交错,内蒙高原辽阔草原,沙漠、戈壁,泥土沙石比例约占40-90%,跑水跑土跑肥,渠道漫流漫灌,流入地下,有多大产出?多大纯收入?管道水枪水炮喷灌适用于北方任何高原、山区、丘陵、草原、沙漠、戈壁,这是渠道永远比不上的优势。 ![]() ![]() 2、有些人算半节子账,只算一期工程几百公里主管主渠造价比较,不算各省、市、县区、镇乡、村、组、户、几十万公里管道渠道造价比较。算头不算尾,只算管道一段,不算管网全部,只比造价,不比效益,只算当前,不算长远,误导各级决策。 3、不算管网增产增收大账,片面比较主渠主管造价,不算上亿农牧民修村户渠道、建抽水泵站、购管道、电杆电线、抽水电费投资,不算管网渠网年亩地产出收入比较。以色列在沙漠里用滴灌网生产,每亩西红柿达5吨,黄瓜2吨,茄子2吨,比原来高3---7倍。300万亩喷灌网,相当新增700万亩地产值。国内西北几省大棚菜高产高收入事例很多,新疆膜下滴灌达5000万亩,多是抽水喷滴灌。用自流喷灌网,纯收入肯定更高。 ![]() ![]() 黄土高原,内蒙高原,河西走廊、关中盆地、汉中盆地,比以色列沙漠土质好,管网自流喷灌,发展高产高质高收产业,年亩产值翻一倍,是不难办到的吧! 调水是为了农牧民用水,应当站在亿万农牧民立场上来设计管网工程,不能只站在水电站的立场上设计渠道,漫流漫灌,渗漏太多,有效利用率约40%,高耗水,低产出,抽水投资太高,亿万农牧民纯收入太低,低产低收低效益几千年呢? 4、几十万公里村组支渠年使用60--120天,有200--300天装太阳,冬天冰冻,夏季渗漏垮塌,风沙掩埋,年年修年年漏。管道防洪、防冻防雪崩、防污染防渗漏、防风沙防坠石,抗地震。 ![]() ![]() 5、有些人不算几十万公里小支管、几百万杆水炮、几十亿个喷嘴、省水、省地、省工、省油、省电、省力、省钱的大账,管网用光温自动控制,自动喷灌几千万亩地,几十亿个喷嘴、每天喷2亿吨水,按人均一天担一吨水上山浇灌庄稼算,相当2亿个壮劳力的劳动效率!这是多么巨大的生产力? 不论白天黑夜,自流管网内几十个亿龙头,用光温自动控制,定时定量、自动分区、轮流喷灌上亿亩各种农作物、森林、草地、药场、果场,产生多大经济效益、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效益?上亿农牧民每年不抽水,少耗多少吨油、多少亿度电,省多少亿元? 二、叶巴滩水库太小,库容量10亿方,调节流量才5亿方,金沙江岗托段最高洪峰一天3亿方,岗托电站每天才抽1100万方水北调,还有洪峰期从雅鲁江--怒江--澜沧江每天过来2--3亿方水。洪峰期间,四江每天5--6亿方水都靠叶巴滩水库蓄积北调,实在太小,吞不下,吐不赢,每天只能北输2亿方。四江每年只有几场洪水,蓄不住,也就完不成年调水任务。 ![]() ![]() 三、叶--洮线调水量敢达到500多亿方吗?敢作调水主线吗?上线甘--贾线只调40亿方,将来雅--怒--澜--金--砻--大、六江500多亿方水、都走叶--洮线--九甸峡水库?问题暴露了: 黄河年增供水量不宜超过300亿方,年总流量不宜超过900亿方。1975年8月4--8日,河南省中南部特大暴雨,暴雨中心地区日降水1005毫米,一万多平方公里土地上,60多个水库相继垮坝,近60亿立方米洪水泛滥。河南省有30个县市、1780万亩农田被淹,(传说死亡10--20万人),冲倒房屋524万间,冲走耕畜30万头,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亿元。 2021年7月17日至23日,河南省特大暴雨,150个县(市、区)1478.6万人受灾,因灾死亡失踪398人,其中郑州市380人,直接经济损失1200.6亿元,其中郑州市409亿元。 从历史上看,黄河年均流量580亿方,尚且发生多次特大洪灾,谁还敢增供500多亿方?如果再增供一条黄河,达到1000亿方,中下游洪灾更多,危害更大,岂不是祸害下游上亿人?由此可见,增补喷灌300亿方足够了。必须调300亿方到柴达木和新疆三大盆地,所以,当以怒--玛--都线为主,叶--洮线为辅。 ![]() ![]() (2021年河南洪灾) 四、叶--洮线留下一个千万年大矛盾,就是发电与几千万农牧民喷灌争水,每年3--9月,上亿亩农林牧果地需要大水量喷灌,农时季节不可误,误过了最佳喷灌季节,就是一年少收无收。上亿亩地损失一季,几百亿元? 叶巴滩、两河口、双江口,这三个水电站年均发电共约300亿千瓦时,年售电收入约150亿元,三电站能少发电,为几千万农牧民喷灌让水吗?年年让水几个月,行吗? 叶--洮线有利于叶巴滩、两河口、双江口、三个水电站用过境水发电。明摆着的局面是:优先保证各电站发电,然后,多余的水才能北调。将来连接怒江--澜沧江后: 怒江年流量约150亿方?发电南流后,能北调多少亿方? 澜沧江年流量约100亿方?发电南流后,能北调多少亿方? 金沙江年流量约150亿方?发电南流后,能北调多少亿方? 雅砻江年流量约50亿方?发电南流后,能北调多少亿方? 大渡河年流量约50亿方?发电南流后,能北调多少亿方? 五江电站365天发电后,每年总计能北调多少亿方? 关键矛盾是,每年3---9月、上亿农牧民用水高峰期,发电与喷灌争水矛盾难解决,北调水量,北调时间,闸阀在五江电站手上,上亿农牧民喷灌,开大开小?靠电站人良心开关闸阀? 怒江3600--玛曲3400--都兰湖2973米高程线,只建水库管道,不建电站,永远没有与农牧民喷灌争水矛盾。 ![]() (怒江) ![]() (雅砻江) 五、从国家千年水战略看,青藏高原淡水资源越来越珍贵。雅、怒、澜、金、砻、大、黄、七江电站发电后,水都流入海里,都是得电失水,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事实。600亿方淡水,流到海里太可惜。调一半到新疆三大盆地发电喷灌存蓄,该可以吧? 中国将来还有多少万年?谁也说不定,核大战,没有哪个核大国敢打。 各国粮食大战,则是年年打,因为人类要生存,天天要吃饭。粮食生产第一要求是足够的淡水,没有水,粮食长不出来。 年年调300亿方淡水到柴达木盆地和新疆三盆地,永远也流不出去,千年备战备荒、抗旱灾抗地震。 更加重要的是,淡水资源可以重复利用,300亿方淡水,在柴达木盆地和新疆三大盆地喷灌几千万亩地后,化为水蒸气--降雨--降雪--雪山冰川--河水--水蒸气,四季循环,年复一年,循环利用,滋润上亿亩农林牧果草药场,年年得到几千万吨粮、菜、肉、奶、油、果、药、木材,更重要的是,永远治理北方干旱沙尘暴灾害,永远改善和保护北方生态环境。只要青藏高原存在,这300亿方淡水,年年有,永远有。 ![]() ![]() (柴达木盆地) 六、叶---洮线捡芝麻丢西瓜,怒江3600--都兰湖2973米高程线,不花钱可利用都兰湖、可鲁克湖,两个淡水湖高程分别为2973米、2813米。还可利用2600米高程的龙羊峡水库蓄水、调节管网四季白昼供水矛盾。3个水库海拔高、喷灌面积大、四季存蓄调节能力强、比叶--洮线3个水库抗地震。 远期,不花钱可复活柴达木湖,相当15个三峡水库,比叶--洮线好百倍,这是中国抗旱灾、抗战争、抗地震的最高最大最好的战备水库,只要青藏高原不倒,这个巨大水库永远存在。 叶--洮线丢弃20万平方公里的柴达木盆地,真是得不偿失。两河口水库最高水位2865米,越不过3200米高程的柴达木盆地山口,进不了柴达木,青藏高原北调600亿方水,柴达木盆地滴水未进,一丢几千年?设计科学合理吗?怎么向千年后代解释? ![]() ![]() (都兰湖湿地公园) ![]() ![]() 七、就算把黄河玛曲年流量130亿方水、调往柴达木盆地---新疆--和田,龙羊峡电站无水发电,无水喷灌,只有停产? 八、叶--洮线可改为管道,主管道线路变为叶巴滩2888---雅砻江两河口2865---洮河2700--龙羊峡水库2600--武威2200--罗布泊2000--和田1400米高程。但是,比怒--玛--都线,300亿方水多绕600公里,多花3000亿元,喷灌面积少20万平方公里。 叶洮线要打2段122公里长洞,难度大。 澜沧江3000--金沙江叶巴滩2900米高程隧洞约122公里。 叶巴滩水库2888米---雅砻江两河口水库2865米高程,从坝上2880米高程取水,直线隧洞122公里。 如果从坝下2800米高程取水,直线隧洞151公里。 如果从怒江--澜沧江取水230亿方水过来,再加金沙江150亿方水,年流量共约380亿方,日均1.04亿方,每秒1204方,按每秒6米流速设计,12米内径隧洞,每秒流量约678方。叶巴滩---两河口水库,要打2条12米内径隧洞。 如果采用怒江3600--玛曲3400---都兰湖2973米高程管道线路,最长隧洞76公里。隧洞减短,难度大减,造价大减。 ![]() (玛曲) ![]() (龙羊峡水电站) 九、解决办法: 1、从千万年历史算全国大账,青藏管网方案最先进,怒--玛--都线最短,怒江3600--澜沧江3600--金沙江3500--甘孜3400--玛曲3400--柴达木盆地3200--冷湖北2780米--和田1400米高程,全程自流喷灌,永远不用油电,一举五得: 一是管网喷灌,增产增收、省水省地、省工省钱、省油省电、防洪防污染、防地震防风沙、防冰冻防雪崩,十四大好处,千年先进,高产高收高效益。 二是主管线最短,怒江--玛曲--柴达木盆地--和田,比怒江--叶巴滩--洮河--龙羊峡--和田线,少600公里,省3000亿元。 三是喷灌面积比叶---洮线多30万平方公里,可在柴达木盆地内建设500万亩农林果草场,可保200万人永远致富。 四是不花钱可利用两大天然水库,2973米高程的都兰湖,2800米高程的可鲁克湖,都是淡水湖。 同时可利用已建成的龙羊峡水库,库容量达240亿方。可调节管网年年四季白天黑夜喷灌用水矛盾。 五是利用柴达木盆地作为管网永远的调节水库,这是天地赐给中国最大最好的礼物,在2780米高程线上,蓄水可相当15个三峡水库,而且不花钱筑坝,永远不怕地震、不怕战争、不怕淤积、不会垮坝,这是全世界最大最高最好的天然水库,也是中国最永远的抗战抗震抗旱水库,只要青藏高原不倒,这个巨大水库就永远存在。柴达木盆底的盐,迟早是要挖完的,中国不用来蓄水,实在辜负天地之恩。 2、从千万年历史看,青藏管网是协调东南西北各省市县争水矛盾的最好办法。水是生命的源泉,有水才能生万物,从实际价值上讲,水就是钱、粮、肉、油、电、煤、菜、谁不想争?南方六江每年北调600亿方水,对水源地区几个已经建成的电站,算是断水断电断财路,每年售电少收入上百亿元,建电站的上千亿贷款,谁来还?靠什么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让北方每年出100亿元买水?北方农牧民出得起吗?由北方各省财政年年出?出得起吗?由国家财政年年出? 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成立青藏管网总公司,水源区各江河以调水量入股,各电站以总资产入股,大西北农牧民以地入股,把南方的水和北方的地,用管网连起来,永远溶合为一体,建农林牧果渔药草场,调水越多,喷灌越宽,发展高产高效高收产业,建小城镇,房产地产、工矿企业、多业增收。一利南方六个电站水库,二利水源区移民,三利北方亿万农牧民,四利国家,这才是中国千万年富强之道。 建上亿亩喷灌网,培养几万座金山银山。北调600亿方水量,管网售水,每吨水一元,每年总计600亿元,再加上亿亩喷灌地年产出纯收入几千亿元,比单一发电收入高得多,几个电站贷款由管网公司还债。 ![]() ![]() 而且,600亿方水调到北方后,主干支管有2000--1000米高差,同样可以建电站发电,发电量更多,售电收入更多。 北方上亿亩喷灌农场,是一笔价值上万亿元的固定资产,各江河水源区和各电站都永远享有,年年分红。南方水源区农牧民、电站企业股东、职工,北方管网区农牧民,共为一个经济体,调水、喷灌、发电、利益永远共享,东南西北各方都高兴,争水矛盾自然消除。管道供水,凭水表计量收费,最公平合理,最大限度节约用水,永远解决各省市县镇乡村组争水矛盾。 六江年调水总量以600亿方为宜,其中喷灌黄河流域300亿方,喷灌柴达木和新疆300亿方。逐年扩建喷灌网,把高原高寒险峻山区、不宜人居地区的农牧民、迁移到管网区,建农林牧果药草场,建中小城镇,发展工商建筑运输服务产业,多业增收。 只要青藏高原不倒,七大江河就永远存在,年年永远有水可调,这个上亿亩大管网就永远存在。沙漠荒原变成森林草场,永远改善大西北生态环境,各民族生存发展就有永远的保障,西北几省各民族安定团结,也有永远的保障。 3、从千万年历史看,应在金沙江则坊---岗托之间修水库,岗托江段年流量170亿方,建库拦蓄,同时接收输出怒江--澜沧江来的230亿方,共约400亿方,要蓄得住,才有水可调,水库要千年抗淤积。水利部选择从岗托抽40亿方水入甘孜--黄河贾曲,这要抽几千年?眼前少花钱,千万年多花钱?还有怒江--澜沧江约230亿方水怎么过金沙江?架长桥高桥,从桥上过? 在岗托之上江段建高坝,比叶--洮线(少绕600公里)省2000亿元,而且喷灌面积多30万平方公里。 如地质条件许可,在卓普山下修水库最佳,坝基约3250米,坝高350米,长1000米,比三峡大坝短一半。 雅砻江两河口295米高坝,已建成。金沙江350米高坝,应当可建,主要蓄洪期流量,2005年8月一天最高洪峰3.3亿方,每天北调2亿方,平时不必天天蓄350米深,把水输到龙羊峡水库、都兰湖、可鲁克湖存蓄,金沙江常年半库水防地震。 在则坊---岗托100多公里河道中,还可另选择建100---350米高坝嘛!只要不淹没3600米高程的玉树城结古镇就行! ![]() ![]() (玉树县城) ![]() ![]() (结古镇新貌) 4、怒--澜--金---砻--大,五江上游3600米高程线八成水量、被拦截调走后,叶--洮线最多能拦截100--200亿方水,喷灌黄土高原和内蒙高原中东部,足够了。再从雅鲁江调200--260亿方水补充五江下游发电。 5、各水库淹没区农牧民迁移安置,由管网公司建喷灌网、给土地,建房屋,建农场,永远安居乐业。 6、管道冬季冻堵难题解决办法 要特别说明的是,青藏管网与各城市排污水管网不同,主管道从3600米---3400--2000--1000米高程,从上向下自流排水。各水库进水口安装有多层滤网,沙石木杂物不可能进入主管道。2--15米内径管道,布局在常年冰冻线以下,且埋在地下,天天输水,秒流速4--5米,不可能冰冻,泥沙不易沉积,沿线河谷低洼地带建有沉沙池,安有排沙管,定期开闸排沙。 各县镇乡村组支管、内径2---0.4米,埋在地下,如果当地冰冻三尺,管道可埋深三尺以下,不会冰冻。村组支管每距一公里,建一个井筒,井筒深度根据当地冻土厚度确定,井筒直径根据喷灌面积确定,井筒内存放500--1000米软管,拉出来就可喷灌四周土地,喷灌后即可将管道收存于井筒内。 对几千万农牧民各家2-10厘米小支管,冬季空管过冬。也可统一白天轮流供水,夜晚排空管内水。各家小软管随用随收。管道龙头做成能拆卸的两节管,拆去龙头就可冲出管内冰棍。 7、地下管道断裂修复,何处断裂何处涌水?极好查找定点,关闭闸阀,挖开地表,更换新管,浇筑防水胶混水泥。2--15米大管,可开电瓶车从沉沙池门进洞检修。 可以肯定,管网建设维修一切技术难题,都可全部解决。 ![]() ![]() (日本东京地下排水管道,既高又宽便于维修,值得借鉴。) 综上所述,应以怒--玛--都线为主,怒--叶--洮线为辅。 本文小错难免,如有大错,笔者全部承担责任,欢迎各级各界批评指正。 青藏管网工程首议人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农业农村局 退休职工 黄跃华 2022年12月16日 ![]() ![]() |
|
来自: 昵称32226502 > 《大国科技苑等》